环球时报报道,日前,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在会议中表示,地缘政治紧张、西方对俄制裁和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都在冲击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美联储对此高度关注。尽管此前许多国家尝试用本国货币取代美元作为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成效不彰,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总体上国际贸易中的“去美元化”浪潮将取得长足进展。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俄罗斯《侧面》周刊网站发表题为《贸易冠军——俄罗斯对华贸易增速最快》的文章, 俄罗斯自2022年起不再公布海关统计数据。外贸结构如何变化,现在主要通过“镜像统计”,也就是我们的贸易伙伴发布的数据来判断。两个国家的统计数字可能略有差异,但这些差异并不影响对贸易状况的总体判断。俄中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约2401亿美元,突破了2000亿美元的门槛。而两国最初的设想是到2024年才能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

据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3月份的金融风险评估报告,在交易所交易的人民币成交额达到53%,而在场外交易中的份额也创下了39.6%的新纪录。报道称,在俄乌冲突爆发和美国及其盟友随后对俄实施制裁之后,俄罗斯试图迅速降低美元和欧元在其经济中的作用,将贸易从欧洲转向亚洲。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元和欧元等货币在俄罗斯有着“有毒的糖纸”、“有毒货币”之称。俄罗斯央行透露,3月,包括美元和欧元在内的所谓“有毒货币”交易所占比重从2月的52.8%降至46.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俄贸易迎来质变,这一切与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是分不开的,该系统为中俄贸易提供了很大助力,可以说是帮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大忙了。

这一点也是季托夫所强调的,他指出,很多地方银行已经在用中国的类似系统CIPS取代SWIFT系统,这对人民币支付来说其运用将只会更加扩大。俄罗斯这样看好人民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前中俄两国关系以及战略互信正处在历史的新高度,相较于美西方国家,俄罗斯对中国有着足够的信任。

自从2022年爆发俄乌冲突以来,西方国家先后冻结了俄罗斯3000亿美元的金融资产。我们都知道,自从2014年爆发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俄罗斯就开始未雨绸缪应对西方国家的金融制裁。从那个时候开始,俄罗斯就开始从金融、国际贸易等方面开启了“去美元化”进程。尽管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美欧国家的制裁,但遗憾和可惜的是,仍然有3000亿美元的资产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俄罗斯与中国:新时代合作”国际论坛召开。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鲍里斯·季托夫在会中表示:中俄之间的贸易已经产生质变,俄罗斯许多地方银行已经开始转向使用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事实上,自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不管是外交还是经济都开启了全面向东看的战略。如果说从前,俄罗斯因为和我国接壤以及复杂的历史原因,不愿意完全敞开心扉。但现在,中俄之间的贸易在国际局势的变化下,正在越来越紧密。

根据英国路透社的报道称,两名知情人士表示,美国官员预计会在七国集团意大利峰会期间,向这些规模较小的中国银行发出严厉警告,并要求他们停止协助俄罗斯回避西方国家的制裁。报道进一步提到,在这场由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所主持的峰会期间,七国集团还将举行一次闭门会议,讨论中俄贸易的蓬勃发展对乌克兰冲突造成的“威胁”,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而在峰会期间,七国集团也不会立刻宣布对任何银行的惩罚行动,诸如限制对swift体系的结算活动,抑或者限制美元的供应。

俄罗斯外贸银行副总裁奥莉加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正在成为国际支付的重要趋势,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增强,对中俄贸易有积极作用,俄方已在中国设立外贸银行,为俄罗斯的对华贸易提供结算服务。目前人民币在中俄结算贸易中的份额不断提高,中俄贸易正在发生质变,此外人民币的国际化将对美元霸权构成直接挑战。不久前美联储理事表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对俄制裁、人民币国际化和全球的“经济分裂”都可能冲击美元地位,如果这种趋势和政策持续下去,美元的处境将十分不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近日表示,俄中关系发展不是因一时一事而兴起,而是建立在深厚的共同利益基础上,两国关系稳步向前,几乎在所有合作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普京说,近15年来,中国一直是俄罗斯主要经贸合作伙伴。当前的双边贸易额超出预期,根据中方统计,已达到约2400亿美元。与此同时,俄中经贸合作正日益多元化,除了油气、煤炭、电力、核能等能源合作,双方在飞机制造、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同样拥有广阔合作前景。他强调,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协作是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

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是中俄关系发展的新起点。在新的发展阶段,中俄经贸合作基础牢、需求广、动力足,两国务实合作潜力无限。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近日表示,“新时代的中俄关系是全面的、战略性的,而务实合作是两国关系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去年中俄两国务实合作取得亮眼成绩,伴随着中俄全方位友好合作的深入开展,今年以来,双边合作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两国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

事实上,近年来,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不仅往来更加密切,同时贸易额不断创新高。据了解,当前,中俄贸易额从2019年的1100多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2400多亿美元,4年翻了一番,提前超额实现两国元首确定的贸易目标。今年1—4月,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4.7%,达到765.8亿美元。根据此前确立的目标,2024年双边贸易额将继续提升至超过3000亿美元。

现在如果想在世界范围内买东西,能用的货币不多,中国凭借着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已经成为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随着一带一路的开展,必然会跟更多国家加深贸易合作。如果未来石油美元体系瓦解,那么很大可能可以建立工业品跟货币之间的关系,那时候人民币比美元更有用,当然现在人民币占比还很低,如今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58.36%、欧元占比20.47%、日元占比5.51%、英镑占比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