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没有看过《水浒传》的原著,但你一定听过“武松”的大名。尤其随着“武松打虎”这一段原文入选语文课文之一时,武松的大名更是响彻云霄。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武松还有怒杀西门庆潘金莲、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壮举。在宋江带着梁山好汉归顺朝廷之后,武松也踏上了南征北战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武松的战绩,他可谓是一个遇强则强、战无不胜之人,可为何武松上了梁山之后,还有3人不把武松放在眼里?

第一位:柴进

柴进,绰号小旋风,乃后周皇族后裔,人称柴大官人。

此人乐善好施、仗义疏财,曾帮助过林冲、武松、宋江等好汉。上了梁山之后,柴进在聚义厅排名第10,上应“天贵星”,掌管水泊梁山的钱粮。

柴进虽然豪迈仗义,但他并不懂得慧眼识人。当年武松因为打架投奔柴进,可柴进却听信他人谗言,误以为武松只是一个嗜酒如命的壮汉罢了。

原文写道,过了数日,宋江将出些银两来,与武松做衣裳。柴进知道,哪里肯要他坏钱,自取出一箱缎匹绸绢,门下自有针工,便教做三人的称体衣裳。说话的,柴进因何不喜武松?原来武松初来投奔柴进时,也一般接纳管待。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告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武松投奔柴进一年有余,可柴进连一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做给武松。只因柴进没有自己的见解,只会人云亦云,根本不把武松放在眼里。

倘若柴进能像施恩那样好好款待武松,以武松那千斤之力,必然会给柴进打下无数座“快活林”。

第二位:卢俊义

卢俊义有个绰号唤作玉麒麟,生得丰神俊朗、相貌堂堂。此外,卢俊义的枪棒功夫以及马术都是号称天下无双。因而卢俊义在《水浒传》里有一个“武功第一”的美誉。

那时宋江、吴用为了骗卢俊义上山,派出鲁智深、武松诱敌深入。书中写道,鲁智深抡起铁禅杖来迎。两斗不到三合,鲁智深拨开朴刀,回身便走。卢俊义赶将去。正赶之间,喽啰里走出行者武松,抡两口戒刀,直奔将来。卢俊义不赶和尚,来斗武松。又不到三合,武松拔步便走。卢俊义哈哈大笑:“我不赶你,你这厮们何足道哉!’”

一个“何足道哉”,证明卢俊义的确不把武松放在眼里。可卢俊义哪里知道,武松是奉了“不可恋战”的命令行事,若武松真使出浑身解数与卢俊义大打出手,鹿死谁手还真说不定呢!

原来卢俊义虽有武功第一的称号,但笔者认为卢俊义被夸大了不少,毕竟两名押送卢俊义的公差都能将其拿捏得死死的。

反观武松,在飞云浦这种逆境之下,他仍能反杀两名公差和两名杀手,若真进入到生死局,武松估计能让卢俊义跪地求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武松和卢俊义没有正面发生对决,二人最后都上了梁山,而卢俊义由于名气太大,被宋江排在了聚义厅的第2位,而武松直来直往,被宋江排在了聚义厅的第14位。

排名第二位的卢俊义依旧不知道武松的真实实力,他仍不把武松放在眼里。

第三位:宋江

细读过原著的读者会发现,宋江那“及时雨”的绰号并非浪得虚名,若把宋江放到现实社会里,他必是一个“人精”。

好比宋江第一次见到武松的时候,他凭借寥寥几句话就将武松吹捧得飘飘然了起来。

原著是这么写的,柴进赶将出来,偶叫起宋押司,因此露出姓名来。那大汉听得是宋江,跪在地下,里肯起,说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宋江扶起那汉,问道:“足下是谁?高姓大名?”柴进指着道:“这人是清河县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今在此间一年也。”宋江道:“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多幸,多幸!”

注意看 ,宋江一见到武松,就说“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之名”,可此时的武松并没有做出景阳冈打虎、怒杀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壮举,宋江为何如此抬举武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很简单,宋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就能解释宋江为何如此招人“喜爱”,被群雄推举为水泊梁山之主。

待武松上了梁山之后,宋江却发现这小子是个刺头。好比宋江刚抛出招安论,武松就和鲁智深“眉来眼去”,当众顶撞宋江,极力反对招安。

不过武松也算是一个仁至义尽之人,他虽厌恶招安,可为了兄弟情,武松仍义无反顾地跟着宋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常言道:人有失手马有失蹄,武松也不例外。在围剿方腊之时,武松被包道乙的飞刀斩断了一条胳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江听闻噩耗之后,竟认定武松日后是一个生活都无法自理的废人。书中是这么写的,当下宋江看视武松,虽然不死,已成废人。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己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

武松有“人间太岁神”之称,就算是没了一条胳膊也是一个顶天立地、超凡入圣的战神,可宋江偏偏就认定武松是个废人。

因此当武松朝宋江提出不愿一起入朝为官时,宋江没有丝毫挽留,只是淡淡地说了“任从你心”四个字。

毫无疑问,宋江还是小看了武松,否则若有武松在旁相助,宋江或许不会被高俅毒死。

正是:受命为臣赐锦袍,南征北伐有功劳。可怜忠义难容世,鸩酒奸谗竟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