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后,要给王诤发一枚最大的奖章!”这是毛主席在解放战争期间,亲口向众人做出的保证。

那么,王诤是何人,毛主席又为何对他这么器重?

在红军长征时期,为了保护电台的安全,此人曾被敌军炸弹炸晕过去,昏迷整整两天,三天后才勉强跟上红军队伍

在解放战争时期,受战况需要,我军对无线电的使用要求更多,每天都有大量的文件需要发送,面对党中央军委的需求,身为无线电指挥的王诤,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四面八方所有的电报即便全都压在王诤一人身上,他依旧能够出色完成任务。

当时,我军面临着只有人才技术,却没有电台施展的情况,面对没有材料,没有生产装备的延安,王诤愣是带着自己的徒弟和战友,东拼西凑原材料,用手一点点敲出电台的形状,用手一点点拼出了指挥千军万马的电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王诤的努力之下,我党的无线电技术从无到有,且多次为我军取得战役胜利发挥关键性作用,与此同时,王诤出色的表现受到了毛主席的赞扬,这也是毛主席为何当着众人亲口保证,等战争胜利定要给王诤颁发最大的奖章的原因。

其实,王诤与我党无线电的“缘分”还要从王诤被俘开始说起。

一、“缘起”

1927年,蒋介石公然撕毁国共两党合作的约定,在全国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经历这次巨大的损失之后,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在“工农割据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逐渐走上了发展壮大的道路,面对这种情况,蒋介石开始了对共产党的“围剿”。

1930年,我军开始了“反围剿”,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我军势如破竹,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甚至全歼国民党一个师。

然而,就在全军在欢庆这次以少胜多战役的胜利时,毛主席却满脸愁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年初的一天,毛主席将参谋长郭化若叫到了跟前,问道“这次“反围剿”,你有没有发现我军的短板?

早在这次战役胜利前,我军有两次小型战役都遭遇失败,当时,毛主席便做了战后总结,指出了我军在信息传输方面存在不足。

面对毛主席的询问,郭化若当即便意识到,毛主席这是在给自己下任务,“我军缺少电台以及相关人才”,说完这句话,毛主席并未开口,而是一直低头深思,手中的香烟都要燃尽了,毛主席都没意识到。

咱们这回不是收缴了一个电台吗?有了电台,再找来会用的人不就行了?”,想到这回在收编国民党军队时,刚好收缴了一部电台,郭化若很是兴奋地向毛主席提出他的想法。

光有电台还不够,关键就在于这个会用的人从哪找呢?”,迟迟没有开口的毛主席深吸了一口烟说道。

原来,毛主席一直在思考这件事,郭化若松了很大一口气,“这些国民党俘虏里,肯定有相关的人才啊,既然他们有电台,肯定就有会用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化若的想法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接到任务的郭化若随即就吩咐了下去,命人查清了谁懂得如何使用电台,或者谁是相关的人才。此后,如何在这些俘虏中找到能为我军使用的人才,成了困扰郭化若的最大难题。

思来想去,郭化若还是决定秉着优待俘虏,自愿抉择的政策,让他们自愿选择,“你们之中懂得电台技术的,有没有人愿意为我军效力,愿意的可以留下来,不愿意可以向我们领取回家的路费,但是有个前提,不能再为国军效力。

或许是郭化若的直白触动到了两位国军俘虏,这两人表示愿意留下来,两人一个叫吴人鉴,是一位掌握着前线军事发报技术的技术人才,另一个是吴人鉴的徒弟,叫做刘达瑞。

这个名叫吴人鉴的国军俘虏,后来便改名为“王诤”,自此,“王诤”便与我党的无线电通讯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缘落”

新中国成立后,王诤被任命为了军委通信部部长,跟在王诤身后默默做贡献的徒弟,则被任命为了副部长。

后于1955年,经中央军委决定,王诤被授予了开国中将军衔。

1973年年初,王诤再次接到了一项重任。这天,应周总理的邀请,王诤前往了西花厅能够,一见面,周总理直接掏出了一张图片,问出来一句话,“你看一下这个,能搞吗?

王诤定睛一看,难道这是不久前周总理向自己提起过的“地球站”?

刚想开口,担心王诤拒绝的周总理又开口道:“我也不忍心给你添负担,但是,这件事势在必行,这件事交给你我才放心!

此时的王诤已经63岁,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尽管如此,王诤丝毫没有犹豫,毅然决然地答应了这件事,“三年之内,一定把‘地球站’搞出来!

此话一出,也就意味着,王诤必须要在1975年建出我国第一个自制的卫星通信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