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被誉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作为虹口区的一条重要城市动脉,四川北路既是一条商业街,同时也是一处文化宝藏,其北段的多伦路更是被誉为 “现代文学重镇”,有着海派建筑的 “露天博物馆” 之美誉。

作为曾经上海三大商业街之一的四川北路,二十年来逐渐衰落,从一条市级商业街退化为几个散落的单体商业综合体。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也是人气大减,多数是中老年游客光顾。

虹口区目前正在以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模式实施四川北路再次更新,试图以 “文化+” 推动人气聚集、引领提升商业发展。今年,区域内有多个城市更新项目开工:3月20日,德邻公寓更新项目和176街坊城市更新项目同时开工;4月30日,多伦路城市更新项目动工;与今潮8弄同一地块的滨港商业中心今年内也将竣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四川北路城市更新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文化还是商业?能否实现两者的互动?

一. 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需要提升公共性

1. 文化内容的公共性

“一条多伦路,半部民国史。”虹口不止有鲁迅和内山,还有政治、军事、商贾、建筑、出版、娱乐、侨民、饮食、手工艺等等,各方面都很丰富的文化内容,是民国繁花盛开之地。当时的娱乐业大亨多开业于此,虹口也因此成为中国电影放映业的发祥地。上世纪九十年代,四川北路仅电影院就有大大小小32家。四川北路区域也曾是上海文化出版业最发达的地区,商务印书馆等印社和书局聚集。其它的再比如:1896年的和昌洋服店,30年后的丽昌照相馆、香港理发店、新亚大酒店,还有广东移民带来的饮食文化……

别让这些宝藏掩埋在故纸堆里,也别终结在中老年一代小众爱好者手里,得让更多的年轻人和年轻家庭有机会参与进来,历史文化资产的传承、传播的公共性才有可能最大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山书店——左图:更新前;右图:更新后。

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潮8弄——公益坊活化更新。

图源:网络

内山书店和今潮8弄,作为单个项目的更新是个好的开始。但是,在系统性的文化内容挖掘方面,我们还可以做更多。

2. 历史空间的公共性

四川北路横浜桥以北,基本都在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公馆、别墅、影院、书局、私人博物馆和老字号等丰富的历史资源,需要深度挖掘其价值并活化利用。历史建筑空间是其最好的依托,其历史性和文化性在城市空间中无可替代。

而活化利用就是其最好的保护方式。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自有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内容。原生态的街区风貌,有生活气息的城市文脉传承,才是其吸引人的根本。

上海初代网红——外滩源,为什么能常去常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洛克·外滩源,在完成街区更新后并没有变成历史建筑标本矗立于闹市,而是体现了最大层面的公共性。借由外滩源片区整体更新的契机,又提出了开放内街的设想。在历史建筑背后,隐秘后巷打通成围合街区,使原来封闭的区域打开,形成建筑底层的城市公共空间,打造国际化、开放式的活动广场。

国内外游客可以穿行于建筑之间、街区内部的步行空间,尺度各异的街巷广场提供了安全舒适、动静结合、内容丰富的多元体验,容纳各种商业、文化、娱乐与展览等公共功能及社交场景。游客除了景点观光之外,可以同步体验上海人的日常休闲娱乐活动。

现在如果路过多伦路,看到的是,20年前的老电影咖啡馆和其他一些原来是文化空间的建筑,已经变成了私宅,非请勿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作者

难怪有人说回不去了——怀念当年喝着咖啡看电影的惬意时光,那时候,偶尔还能遇见导演和编剧在里面谈业务。

如何在提升居住品质、改善市容环境的同时,延续四川北路原有的历史文脉及生活氛围?历史建筑如何主动参与社会公共性服务,开放给更多人使用?如何能够激活更多样的文化内容,纳入更多元的城市场景,让更多的普通人得以了解、体验和享受历史遗产带来的文化浸润、美学熏陶和精神享受?四川北路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二. 文化风貌街区的持续更新,需要适配的商业模式

文化空间的活化利用,文化资源的价值挖掘,文化内容的公共传播,都需要有合适的商业模式来运营。而没有依托适配的商业模式的文化产业,就像现在的老电影咖啡馆——让宝贵的文化资产浪费,如此知名的文化IP竟然没有得以延续。

不要一提 “商业” 就只想到做生意赚钱。PRADA荣宅和上生·新所的孙科别墅,就没有把盈利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实业家荣宗敬于 1918 年购入的家宅,现在被改造成了一个艺术中心,时不时上演着新与旧、艺术与传统的碰撞。而荣宅的第一个展览主题,就是荣宅本身,普通人也有了入内参观的机会。

知乎答主项木咄第一次在荣宅观展时曾赞叹:“毫不夸张地说,这是 2018 年我最为享受的一次观展体验,不同于传统的“白盒子”美术馆,你在参观整个展览的时候,作品散布在不同房间的墙上,游走在各个楼层不同的空间中,让人不觉恍惚了时空。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又归功于荣宅这无与伦比的展览空间,它既古典,又现代;既出挑,又含蓄,完美承接了艺术家刘野标志性的童话风格与明快的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荣宅的花园展开一系列面向大众的露天影院、民谣音乐会、社区市集等文化活动,当然也包括品牌自己的营销活动。

图源:网络

政府给PRADA品牌的使用权是20年,而光修缮就花了6年时间。中意携手的专业修复团队不仅让这幢老宅恢复了百年前的欧风精致风貌,还进行了必要的结构加强及功能利用性革新,为文化策展创造良好条件。

这并不是 Prada 第一次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了。因为对文化与建筑的热爱,他们有专业团队在全世界修复古建,还原它们曾经的样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米兰地标性建筑,建于19 世纪的伊曼纽尔二世长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的修葺,它被称为世上最古老的购物中心之一。1913 年,Prada 的首家店铺就落地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曼纽尔二世长廊

图源:网络

寻找文化气质、理念追求与内涵价值相契合的商业机构,创新合作机制,激发更多样化的利用方式,让历史建筑在现代社会发挥发更大的空间功能和文化价值。通过品牌和商业模式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盈利能力,平衡文物维护的成本投入。

三. 街区更新需要关注在地原生的独特性,才能扎根于城市发展

“走走看看其它路,买卖请到四川路。”一句话,精准概括了四川北路曾经的商业地位,以及精打细算上海人对这条商业街的认可,主打一个实惠和烟火气。那是上海人自己的生活场、风向标。

当年的四川北路有多好呢?五角场的大学生周末逛街、约会都要去的。刚来上海读书时,本地同学给我指路:不要去南京路淮海路,贵来西的,就去四川北路,那才是我们上海人买东西的地方。

20年前多伦路现代美术馆刚建成,文艺青年第一次走进正规运营的工业风现代美术馆,第一次看现代理念运营的艺术展览,而且是公立的。在这之前,小众先锋的艺术展览和活动,都是找废弃的仓库,或者新建的毛胚房举办,省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已经拆迁的虬江路旧货一条街,当年就是上海人的百宝箱。就好比现在的华强北之于深圳。什么配不上的零件、修不好的电子产品,去虬江路一站式解决。甚至你可以找到稀有的黑胶唱片。

四川北路本就是一条有着百样生活的街道。打造独具特色和吸引力的街区很难吗?直到今天,虹口足球场、甜爱路,都一直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甜爱路的恋爱文化IP,则是上世纪年轻人的传承光大。四川北路的再次更新,能否着眼于放大年轻业态,重新塑造新一代的青春记忆,也许是四川北路复兴的重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甜爱路附近的 “爱情邮局”

图源:网络

现在的上海人,想体验国际化的商业氛围,可以到淮海中路;要打卡精致小店扎堆的一条街,可以到南昌路;想要探寻巷子里的低调小店,就到新华路;要满足20分钟的情绪价值,那就去徐汇滨江。

如果来到多伦路,可以体验到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作者

店铺招牌统一规范,世纪初魅力独具的文化街变成了古玩一条街。商业繁荣需要的多元化姑且不论,但是这样的文化还能走多远?

文化街区重拾活力,商业街区重回繁荣,似乎不是靠自上而下统一规划而形成的。发展文化也好、商业也好,都需要最大限度地顺应市场、尊重个性创造、时代创新,而城市管理者需要做的,是提供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引入适用的服务机制,而不是整齐划一、管头管脚。

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总是被称作“打造城市客厅”。一个大家喜爱的客厅,不只是有富丽堂皇的家具和光彩照人的花瓶。而是要有独具风味的可口茶食点心,大家乐于交流的谈资,邂逅心灵相通的新朋旧友,无拘无束的交流氛围,才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原因。

四川北路是商业街,也是文化街。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需要提升公共性,文化风貌街区的持续更新需要适宜的商业模式。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商业角度看,街区更新需要强调的是 “在地原生的独特性”,这是决定其是否能够扎根于城市发展的关键。

作者:“上海城市更新”特约撰稿人

编辑:魏玺玲

审核:夏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