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号”有多让中国震撼?在场专家感慨:苏联用的钢材太好了,那么是什么让在场的专家说出这句话的呢?

瓦良格号是苏联和俄罗斯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艘航空母舰,其建造背景和历史反映了苏联海上力量发展的转变和对海军力量建设的重视。

上世纪60年代末,苏联放弃了过去认为航母无用的观念,开始注重海上大型战略力量的建设。在这一背景下,瓦良格号作为1143.6型航空母舰的一部分,被设计为苏联海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1143.6型方案设计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调整和修改。最终,苏联官方确定了1143.5型方案,其中包括了首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和瓦良格号。

瓦良格号的建造始于上世纪80年代,是苏联计划中最早建造的航母之一。在建造过程中,苏联对1143.5型航空母舰的建造标准非常高,尽管技术上落后于美国核动力航母,但在质量上并不逊色。瓦良格号的建造质量和标准,体现了苏联海军对于舰船质量的高要求和严格把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43.6型和1143.5型方案的演变过程,也反映了苏联在航母设计和建造上的探索和努力。曾考虑过的1160型方案涉及核动力设计,但最终被否决。1143.42修改方案在1143.42方案基础上进行修改,类似于如今的辽宁舰。最终,1982年决议确定了1143.5型方案,包括首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和瓦良格号,这标志着苏联航空母舰建造进入了新阶段。

瓦良格号作为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的2号舰,确实是俄罗斯海军的珍贵资产。尽管在技术上可能不及美国的核动力航母,但其建造质量和标准使其在俄罗斯海军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的“姐妹舰”,瓦良格号在俄罗斯海军力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俄罗斯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设计到建造,瓦良格号展现了俄罗斯造船工业的实力和水平。其结构坚固,装备先进,能够搭载各类飞机和直升机执行多样化任务。瓦良格号不仅是一艘强大的军事装备,更是俄罗斯海军的象征和骄傲。

在国际舞台上,瓦良格号的存在也彰显了俄罗斯海军的实力和决心。其活跃的远海训练和联合演习,展示了俄罗斯海军保卫国家利益和维护地区和平的决心。作为一艘现代化航空母舰,瓦良格号在维护俄罗斯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瓦良格号的建造和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苏联和俄罗斯海军力量发展的变化和演进,也体现了苏联和俄罗斯在航母建造领域的技术实力和造船水平。随着俄罗斯海军的不断发展壮大,瓦良格号作为其舰队的一部分,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维护俄罗斯的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作出贡献。

瓦良格号是一艘备受瞩目的航空母舰,其停工和后续命运展现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海军的动荡与挑战。

1991年苏联解体后,由于经济和政治纷争,瓦良格号被迫停工,建造完成度仅达到68%。尽管当时俄罗斯曾考虑重建瓦良格号,但由于国家分裂和经济困难,这一计划最终被搁置。面对巨大的拆解费用,乌克兰选择将瓦良格号拍卖,中国创律集团以2000万美元将其买下。

中国接手瓦良格号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航母在停工期间已经严重锈蚀,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装。许多专家认为,瓦良格号看上去破旧不堪,即使改装也不具备实用价值。然而,中国决定继续建造瓦良格号,认为它是当时中国拥有的最先进、排水量最大的现代化航母,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面临着困难,中国仍然选择挑战自我,将这艘航母改装成为一艘能够在现代海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航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瓦良格号航母船体改装的过程中,除锈工作展现出了惊人的成果。经过专业人员的精心处理,原本锈迹斑斑的船体焕然一新,展现出了崭新的状态。专家们纷纷感叹苏联当年使用的钢材质量之高,令人惊叹。

中国在对瓦良格号进行船体改装时,面临着一项艰巨的任务——获得苏联特种钢的核心技术。这种特种钢对于航母甲板的建造至关重要,因为它需要承受飞机起降和舰载武器的重压,同时还要具备抗腐蚀和耐磨损的特性。

中国花费了长时间攻克了这项技术,并最终取得了成功。为了生产航母甲板所需的特种钢材,鞍钢集团承担了甲板钢材的生产任务,并投资建成了钢铁生产基地。这个基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轧钢机,可以轧制5.5米厚、40米以上长的钢材,为生产山东舰的甲板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技术攻关的成功不仅为中国提供了生产航母所需的优质钢材,也展示了中国在高端钢铁生产领域的实力和成就。这对于中国航母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增添了光彩。

通过使用大型钢材,瓦良格号的船体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些钢材的使用有利于提升船体的抗击打能力,减少了拼接的次数,提高了整体性能。特种钢的质量和性能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鞍钢集团生产的特种钢具有极高的抗屈服强度,100毫米厚的钢材抗屈服强度达到了460兆帕。而航母钢材的厚度在150毫米到230毫米之间,能够抵抗大规模的轰炸,一般武器难以造成损伤。此外,这些特种钢材还具有多功能性,不仅适用于航母,还可以用于海上钻油井,能够抵御15级飓风和零下60摄氏度的极端环境。

总的来说,中国特种钢技术的进步迅速。虽然起点较低,直到21世纪才研发出类似的特种钢,但如今的技术水平已经堪称全球顶尖,不输美国。这些技术的突破不仅提升了中国的航母改装能力,也展现了中国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