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有多少国军士兵被红军俘虏?恐怕谁也说不清楚。这些被俘的国军士兵当中,不少人都加入了红军队伍。比如王铮,1930年在江西吉安龙冈被俘,随后加入红军队伍,后来成了开国中将。1935年,一个名叫崔日发的国军二等兵在直罗镇战役中被俘后也加入了红军队伍,17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全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国中将王铮

1915年,崔日发出生于河北魏县一个贫困之家。父亲以给地主家当佃农为生,虽然每日都在田间辛苦劳作,但收成大部分都被地主拿走了。父亲希望这个刚出生的儿子能给自己带来好运,于是就给他起名为崔日发,蕴含日渐发达之意。1934年,魏县发生旱灾,庄稼颗粒无收。许多人外出逃荒,崔日发也跟着人流来到了武汉。

由于逃难的人太多,工作并不好找。几天之后,崔日发才在一家杂货店里找了一份打杂的工作。虽然吃苦受累,但好歹有了一碗饭吃。几个月后,武汉发生战事,这家杂货店毁于炮火之中,崔日发失业了。为了谋生,他在东北军第109师中当了一名二等兵。1935年11月,109师奉命开赴陕北和红军作战,在直罗镇战役中被全歼。师长牛元峰被击毙,数千名国军士兵被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红军对待俘虏的政策是去留自愿,想回家的发给路费,愿意参加红军的欢迎。崔日发是穷苦人家出身,红军又是为穷苦百姓打天下的队伍,因此他毫不犹豫地留下来加入了红军队伍。之后崔日发跟着部队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累积战功升任45师师长。1951年3月下旬,崔日发率领45师跟随15军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45师奉命驻防上甘岭。1952年10月14日,第三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批准了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弗里特提出的“摊牌行动”计划,上甘岭战役正式爆发。战前,15军军长秦基伟判断美军的主攻方向会在平康河谷一带,因为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十分适合美军的机械化部队突击。而上甘岭是500多米的高地,山路崎岖难行,美军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将受到极大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秦基伟把全军的防御重点放在了平康河谷一带,不仅在这里部署了两个师,还把全军的主要炮火也摆在了这里。不料范弗里特老奸巨猾,竟然把攻击目标放在了上甘岭,打了15军一个措手不及。上甘岭战役前期,由于得不到军属炮火的支援,45师打得极为艰苦,仅仅一个星期上甘岭表面阵地就全部失守,不得不退入坑道防御。

由于战前对敌人的主攻方向发生误判,15军并没有在上甘岭坑道中存储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因此坑道部队很快就陷入了困境,由于严重缺水,战士们的喉咙一个个干得冒火,只能守着馒头和饼干挨饿。为了给坑道送水,不少运输战士牺牲在了火线上。后来改为向坑道送苹果,并规定送进一筐苹果就可以立二等功。但由于美军炮火封锁得太厉害,最终仅有一个苹果被送进了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崔日发带领45师在上甘岭上和敌人鏖战了43个昼夜,打退了敌人900多次冲锋。美军的伤亡是战前预估的125倍,范弗里特因此黯然退役。上甘岭战役彻底打服了美国人,之后他们再也没有主动向志愿军发起过营以上规模的进攻。1954年,崔日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为了表彰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立下的卓越战功,大会秘书处特意给他改名为“崔建功”。这个名字很快就传遍了全世界,1955年崔建功被授予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