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曾国藩说过,早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年轻的时候,尽量不要太顺,而应该吃点苦头,积累一些经验;中年的时候,尽量不要太闲,而应该做点有意义的事,保持人生的积极性。

到了晚年,还是稳一点、顺一点比较好。如果还遇到了逆境,就有可能晚节不保,余生悲剧。

这,仅仅是理想化的人生。现实的情况是,不少人到了晚年,别说过得安稳了,还遇到各种问题、风险和麻烦,生活一地鸡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跟“养儿防老”一样,你以为养大了孩子,孩子就会来帮你养老。现实的情况是,养老防儿,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很严重。

人生的难度,不会随着时间而递减,只会随着时间而递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一位老父亲的心声:退休后才发现,养儿防老是一奢望。

老李是一个很传统的人。他认为,自己年轻的时候,可以为父母养老送终。等自己老了,子女也一定可以为他养老送终。

抱着这种观念的老李,在退休后,却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子女的一举一动,跟他所期待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老李的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就到了珠三角那边打拼。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所以大儿子很少回老家。哪怕逢年过节,也会为了三倍的加班费,而坚持上班。

老李的二女儿,大专毕业后,就嫁到了隔壁省,很快就生了二胎。生了二胎后,她才发现,日常缺钱,养孩子的压力特别重,连休息一会都做不到。至于说父母,她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老李的小儿子,没读过什么书,初中毕业就到工厂上班了。如今,工厂各种裁员,他也被裁了,只能回家啃老。父母,成为了他的依靠。

对于这三个孩子,老李无奈摇了摇头。有的孩子,需要996;有的孩子,生了二胎压力山大;有的孩子,失业在家啃老。养儿,未必就能防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退休后才彻底明白,晚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期望最大的“子女”。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大,最终迎来的失望就更大。你希望养儿防老,可孩子的一举一动让你明白,养儿很难防老,还有可能养老防儿。

要想养儿防老,需要孩子满足四个条件。

第一,孩子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其次,孩子有充足的空闲时间;第三,孩子就在父母身边生活;第四,孩子有一颗孝心。

这四点,要想同时满足,基本是做不到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大部分人,连任意一点都做不到,更别说同时满足了。

家庭没钱,孩子就需要背井离乡打工;孩子有了家庭,有了后代,就需要将重心放在后代的身上,至于父母,他们早就没有精力考虑了;

孩子买了房子,负债累累,就只能拼命996赚钱还债,生活愈发窘迫,日子愈发难过。至于父母,他们早就不在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门词汇,全职儿女。

何谓全职儿女呢?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也赚不到钱,只能回家啃老,让父母来养活他们。

有哪一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啃老呢?都不希望。问题是,现在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就失业,哪怕找到工作,也无法养活自己,那他们不就只能被迫啃老了吗?

在工业化、信息化、内卷化的时代,所有的养儿防老,都是一场虚无缥缈的黄粱梦。竞争在加剧,谁能保证自己的孩子,就一定可以胜人一筹呢?

除了全职儿女,还有一种“新型啃老”方式——宅家备考。意思是,孩子大学毕业后,就宅家备考公务员,什么时候考上,什么时候才去工作。

如果孩子一直考不上,就只能一直啃老父母。父母觉得,孩子也不容易,就会给孩子啃老。

这让无数父母都感慨,以前厌恶啃老,如今孩子有老可啃,就已经是他们的幸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上文谈到的全职儿女,以及宅家备考,都只是开胃菜。你认为,最要命的啃老是什么?掏空父母的棺材本买房。

如今的年轻人,需要有房有车,才有资格进入到婚姻的殿堂。年轻人连自己都养不活,拿什么买房呢?只能依靠父母。

这就是近些年特别火热的“六个钱包买房”。掏空父母、老一辈的钱包,去买一堆钢筋水泥。然后生二胎、三胎,压力山大,继续找父母要钱。

你想想,孩子买不起房,需要找父母要钱。孩子生了二胎、三胎,也需要找父母要钱。到最后,父母不就没钱养老了吗?

千万不要觉得,精英的镰刀,只会收割年轻人。有可能,别人的目的,是收割年轻人背后,有点养老存款的老人。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