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

通讯员 吕程

6月14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市城管执法委推出城管领域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十条措施,深入推进武汉市城管领域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提升市场经营主体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汉风景(武汉城管供图)

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

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制、帮办代办等制度,组织相关联办部门优化“一事联办”主题事项。

提升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能力,加强数字化建设与业务流程优化相互促进,优化拓展系统功能,引导办事群众通过在线申请的方式办理相关审批事项。强化窗口人员管理,加强培训考核,提升窗口服务人员业务能力。持续落实政务服务“好差评”、“双评议”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办事群众评价的监督作用,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优化获得用气服务质量

建立完善获得用气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健全服务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推动燃气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指导供气企业优化线上用气服务,利用通讯运营商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向用户发送用气、停气提醒;推行智能导办、智能预填、智能审批,实现更多燃气服务事项“全程网办”。

深化集成办理模式,落实水电气接入外线工程“并联审批”,推行水电气网(宽带)联合报装机制,实施“不动产+水电气”一体化过户。加快推进水电气共享营业厅全城覆盖,提升共享营业厅服务功能。全面落实公用事业服务窗口“三公开”(公开服务标准、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双评议”二维码)。

降低经营主体用气成本

严格落实建筑区划红线外用户用气接入“零费用”政策,建筑区划红线外气源工程由供气企业投资,红线内用气工程由用户自主委托。持续规范燃气工程安装收费行为,严禁收取燃气企业应通过配气价格回收成本的收费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装燃气管道

实施天然气惠企利民政策,生产经营暂遇困难的个体工商户经申请并承诺后,可实行“欠费不停供”政策,缓缴期限不超过3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欠费滞纳金,切实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

加强占道挖掘审管联动

优化占道挖掘许可办理手续,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推广“水电气接入外线工程一事联办”“承诺可开工”等改革举措。持续推进“占道挖掘一件事”一事联办,对符合条件的建筑工程项目占道施工涉及的绿地、树木移栽和交通秩序审批等事项一事联办。

推行地下管线占道挖掘计划管理,整合各类挖掘道路计划,将管线施工、道路挖掘与城市道路新建、改建及养护维修同步进行、集中开挖。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审管联动”,形成全市已审批占挖项目监管“一张图”。

优化建筑垃圾处置流程

实施建筑垃圾处置核准事项“微改革”,优化审批手续,加强监管联动,全面推广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证照电子化应用。延长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有效期,在申报材料不变的基础上,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有效期由一个月延长至三个月。

实施建筑垃圾运输处置核准免检政策,完善免检工作流程,建立全过程监管机制,为规范运输、诚信经营的企业减负。联合相关部门推行建筑垃圾运输处置一事联办,助力工程项目建设。

服务优化企业商户经营环境

武昌规范外摆夜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昌规范外摆夜市
江夏规范外摆夜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夏规范外摆夜市

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原则,指导各区因地制宜制定方案,推进500处早夜市规范外摆经营,支持具备条件的大型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区设置特色外摆、打造特色街区,营造规范有序、整洁干净的外摆经营环境。助力户外广告提档升级,及时修订户外广告设置指引,指导全市商业体做好户外广告提质工作。推广门面招牌规范设置前置服务,加强线上渠道宣传工作,落实街道现场服务、市区网上信息公开机制,为企业商户门招设置提供高效便捷的管理服务。

促进环卫服务提质增效

推动环卫企业服务模式革新,修订市级生态补偿金补助政策,推广环卫作业招标文件和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促进全市环卫作业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优化生活垃圾收费管理模式,加强与税务、水务等委托收费部门协调配合,全面推广线上缴费渠道,提高垃圾处理费征收透明度、便利度。

持续构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强化政策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农贸市场、餐饮企业、旅游景点、商场超市等重点经营场所分类投放管理,全力服务市场营商环境。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

全面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指导,开展业务培训、警示教育和练兵比武活动,提升队伍能力素质。落实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制度、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和包容审慎监管要求,坚持一温馨提示、二教育责改、三行政处罚的执法管理模式,推行综合集约式检查,减轻受检对象负担,将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持续贯穿到城管执法实践中,为市场主体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严格落实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政策,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联合体方式参与投标。开展隐形门槛和壁垒常态化清零,坚持公平公开竞争,清理纠正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违法公平竞争行为。深化城镇燃气市场、环卫服务、建筑垃圾运输处置等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加强“湖北信用住建”平台应用,健全守信企业激励制度,完善信用“黑名单”制度,营造公平竞争、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

完善政企沟通协商机制

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改进督察检查考核方式方法,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深化“一下三民”和“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等活动,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企业、重大项目制度,开展常态化调研服务,积极帮助解决经营难题。加大政策宣传,加强惠企政策的集合发布,让市场主体全面清晰掌握政策、享受政策红利。

针对国家政策、市场环境变化导致政府未履约的问题,加大宣传解释和沟通协商力度,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开展营商环境工作宣传推介,不断提振市场信心,讲好城管营商环境故事。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