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棣哭建文

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这句谶言在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时,就已经在京师内流传了。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这句是出自一位道士之口。

那日京师繁华依旧,一奇异道士边走边歌,一群小儿追戏。人们不解其意,甚至还认为,这就是告诉咱,别伤害燕子……道士消失后,这句话又经小儿稚嫩之嘴,传播京师。直至朱棣攻入京师,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在说燕王朱棣……

这件事也出现在了《山河月明》之中,只不过是一群小孩子们在嬉戏中,说着这句话。果然经过近四年的较量后,朱棣兵围京师,李景隆和谷王开门投降,朱棣终于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朱棣便进了皇宫,手下人禀告:皇宫大火已经被扑灭了,发现了三具被烧焦的尸身,应该是建文帝、皇后和吕太后(朱标的老婆)这三人的。

再看朱棣立马戏精上身,扑过去扶着朱允炆尸身就大哭:傻侄子喂,你四叔是帮你来啦,可你咋就这么想不开啊……

哭得很好!但问题是,这哭的内容实在有内涵,既然朱棣是来帮朱允炆来了,为啥不叫皇上大哥,反而喊侄子?这不明摆着是你自己想当皇上大哥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还真不怪《山河月明》的设置剧情,因为若按《明史纪事本末》的原话来翻译。则更是没耳朵听。咱先看下:出尸(朱允炆)于煨烬中,(朱棣)哭之曰:“小子无知,乃至此乎”

所以《山河月明》还算是温柔翻译,若是笔者这种简单粗暴类的人,就会是这样翻译了:你个无知无畏,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朱家倒霉孩子,看你把咱的大明天下,都搞成什么样了?你要是乖乖的听从你皇爷爷的教诲,会搞到如今这地步吗?

其实,这就是朱棣的一种甩锅手段罢了,反正建文帝已经死了,又不能蹦起来反驳他,自然朱棣说啥就是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可不是笔者恶意揣摩,因为朱棣哭了几嗓子后,就立马回头问翰林侍读王景:“葬礼当何如?”

王景答:“当然是以皇上大哥的身份埋葬。”朱棣连连点头,很好,立马去办吧。

也就是说,从朱棣哭朱允炆,到最终确定葬礼规格,都非常神速。甚至给笔者一种急不可耐的感觉,那么朱棣为何要这么火急火燎的完结此事?别急着下定论,还是先看看,朱棣攻破京师后,他都干了些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朱棣被“逼”无奈当皇上

随着李景隆开门投降,朱棣除了留下些人马驻守城外,进行警备和当预备役之外,对进城的人马,大致上分了三路。

第一路是主力,要求彻底肃清反抗力量。别看李景隆投降了,但当时京城内依然存在着不少反抗力量——天子脚下,皇上没下旨自然就要打,哪怕是装样子。其中最顽强的就是徐辉祖。

这点在《山河月明》中给予了体现,跟朱棣的手下进行激烈巷战,可惜大厦将倾,别说徐辉祖了,如今这状况就是徐达来了也没法扭转。所以最终,“魏国公徐辉祖率师迎战,败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路直扑大牢,由朱棣亲自带队,干啥?释放那些被关押的诸王,比如周王朱橚! 他虽在大牢内,但外面的人喊马嘶声却也听到了,顿时吓得面如死灰,张口叫道:“吾死矣同。”

很快有人就告诉他,死不了,是燕王带着人马来了!(燕王之骑兵也。

果然,朱棣随后就进入了大牢,打开枷锁,两人是抱头大哭。就这样朱棣把诸王接出大牢。周王也缓过神来了,问:“四哥,你是不是要当皇上?”

朱棣一瞪眼,摇着头说:“冤枉啊,我是被奸臣陷害,不得已才如此,就是清君侧哦。”(燕王具言被谗罹祸,不得已举兵之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路是扑向皇宫,任务是严密“保护”朱允炆,这一路最关键。为何朱棣不亲自带队前去,反而先去大牢内释放诸王?很简单,彼此还是晚点见面为好,以免发生啥难堪的事。同时有诸王陪伴在朱棣身边,也可壮自己的声势,在话语权上完虐朱允炆。

所以,当朱棣带着周王登上了城楼后,突然大惊。原来皇宫火起是浓烟滚滚。朱棣连忙带着诸王赶赴皇宫。

结果当朱棣赶来后,手下人这才禀告:发现了两具烧焦的尸身,一是建文,一是皇后。朱棣这才扑过去大哭,并说出了那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笔者才敢那么断言,这是朱棣甩锅。须知周王等诸王当时也都在场,目睹了这一切。故而朱棣的那句话,也就含有说给活人听的意思了。潜台词就是,朱允炆这么不靠谱,你们诸王该怎么办?

事实证明,诸王很聪明,随后齐齐劝朱棣称帝,却被朱棣否决,表示:别瞎闹,还当我是哥哥不?我就是来勤王啊,清君侧的。可惜啊可惜,我这份苦心,也就你们几个知道,天下人就未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