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报道,法国《回声报》网站在题为《马克龙和拜登,关系亲密但想法并不总是一致》的报道中说,拜登对法国的国事访问,是两国领导人拉近观点的机会。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法国和美国站在同一战线,但同时也有分歧。对于援助乌克兰,拜登与马克龙的调门是一致的,但是马克龙的说法似乎更具攻击性。他想要给乌克兰送去坦克和战斗机,以便让乌克兰可以攻击俄罗斯本土,但是拜登对此一直持保留态度。

据报道,美国总统一直是以色列在加沙攻势的最坚定支持者,而法国则与以色列军队的行动方式保持着距离。两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也存在细微差别。此外,贸易问题仍然是紧张的根源,因为华盛顿决定为能源转型提供大量补贴。报道指出,2021年“潜艇合同事件”引发的外交危机仍然是美国与其“最古老盟友”(美国喜欢这样称呼法国)之间关系最紧张的事件之一。据报道,两人现在似乎和解了。

此外,马克龙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法国和美国将“加倍努力”,避免中东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他还指出,法美两国决心向伊朗施加必要的压力,寻求遏制伊朗在中东的活动。马克龙还提到了拜登政府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该法案计划拨款3690亿美元用于补贴美国电动汽车产业和其他清洁能源技术。他批评美国加强了保护和补贴,“不尊重全球贸易规则”。对此,拜登向马克龙暗示,美国和欧洲可以在这一问题上“共同协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一直寻求独立自主,这是戴高乐时期就定下的政策大方向,但是在一些问题上,法国还是会习惯性地追随美国,哪怕美国做错了。就像这一次马克龙跟着拜登转身,明明是拜登自己犯糊涂了,做错了事情,马克龙还是要陪着他一起犯错,帮他打掩护。错了也要跟上,是很多美国盟友的通病,只要美国做的事情,无论对错,都会有盟友跟着一起,这已经严重损害了盟友的利益,但是它们好似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会下意识地追随美国。

结果没有想到他“不负众望”的又“软了”,就在会面以后不久双方就公布了所谓的“合作路线”,这个东西怎么说呢。实际上还是“跟着”美国的步调走,比如说支援现在战局的问题上拜登提出了要加大“支援力度”,马克龙立刻表示会跟进援助法国“幻影2000”战斗机。比如说对华的经济问题上,之前还曾经表示要对华进行合作以及良性竞争的马克龙。在这一次会面后,也开始大肆鼓吹所谓的“产能过剩”理论。

马克龙表示,美法在未来会聚焦于“制衡中国”。在拜登面前,马克龙再次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表示中国“产能过剩”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马克龙认为美国和欧洲要共同协调应对这个局面。可以说,马克龙此人外号“变色龙”真是名不虚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被马克龙运用的炉火纯青。实际上自从美国财长耶伦在年初访华期间提到了“中国产能过剩”后,美国在全球拉帮结派企图大肆炒作中国“产能过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是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发声,称外国的太阳能进口产品以低价涌入美国,这使得美国本土产品缺乏竞争力;然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跟着煽风点火,抛出“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是现阶段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会导致美国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的谬论;随后美国总统拜登打着应对所谓中国“产能威胁”的旗号,宣布进一步提高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等产品的关税。不止于此,美国还极力撺掇盟友,联合对中国进行围堵打压。

事实上,究其根本还是马克龙认为,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对法国汽车工业造成了威胁。与此同时,德国方面的反应就非常值得玩味。此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就不止一次表态称,反对步美国的后尘,反对对华实施加征关税的限制措施。朔尔茨再次公开强调,德国车企要和中国车企“公平竞争”,不会响应美国的针对性措施,也不希望德国遭遇同样的状况。有分析认为,在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问题上,德法两国的态度之所以有很大不同,实际上与两国在华汽车市场的份额占比有关。

对所谓的“产能过剩”,中方已经从各个角度进行了专业的驳斥,当今世界正处于绿色产业的转型关键期,相关优质产不仅没有过剩,反而是严重不足。美西方制造业发展不济,迟迟不能完成减排目标,幸好中国填补了这个亏空,也有能力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帮扶美西方一把。美欧应该做的是庆幸中方没有借此竖起贸易壁垒,实施出口限制,一家专美。究其根本,无论是“中国经济崩溃论”、“见顶论”,还是“中国产能过剩论”,这些言论的出现不过是精心伪装成学术的“霸凌话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在全球绿色产能仍存在巨大缺口的情况下,中国新能源产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了巨大贡献,且应发挥更大作用。然而,美国罔顾事实,炒作“中国产能过剩”论,拉拢盟友,通过大规模加税等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原则的手段,遏制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狭隘之举将使全球绿色低碳转型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坚定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

对此,普京也特别提到,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加快推进军事领域合作,俄方仍可以为“中国朋友”提供一些东西。由于在场的记者中还包括路透社、美联社等西方媒体,普京还趁着这个机会提醒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试图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普京称,所谓“中国产能过剩”的说法纯属是无稽之谈,产能是否过剩应该由市场决定,而不是让自诩“市场主义者”的人说了算。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的合作是大势所趋,马克龙此举,更可能是出于对法国国家利益的考量。事实上,中法两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双方应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而马克龙总统在关注中国产能过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在全球治理、减贫、环保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只有摒弃偏见,双方才能实现共赢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