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邹城市太平三村一片刚收割过的麦田里,秸秆捡拾打捆机来回穿梭,“吃”进散落的秸秆,“吐”出圆柱形的草垛,将被运往草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合作社有8台秸秆捡拾打捆机,一天能捡拾七八百亩地的秸秆。目前,共作业一万多亩,收储秸秆3000多吨。”邹城市衍燕农机合作社社员齐高桂一边指挥装车一边介绍,今年是他们合作社收储秸秆的第四个年头了,吸纳周边村子40多人打工,平均每人每天能挣200到300元。合作社把秸秆按照高中低三个档次进行销售,精品秸秆通过揉丝机打碎到3-4厘米,销售给养殖企业,中等秸秆可以卖给食用菌企业当基料或者卖给造纸企业,最次的秸秆堆料销售到发电厂。平均算下来,一吨秸秆大概能卖4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秸秆经济”促进了农机经营主体与畜牧业、食用菌产业、能源产业等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邹城市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促进中心生产科科长李越介绍,废弃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堆在地里影响耕种还易发生病虫害,秸秆捡拾打捆技术让废弃秸秆有了新去处。邹城市现有秸秆捡拾打捆机96台,年均打捆小麦秸秆5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