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柏油马路贯穿乡村,一排排居民房干净整洁,一个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这一切,都记录着广元市青川县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轨迹。

近年来,广元市青川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秉持“共守绿水青山、共建美丽家园、共创幸福生活、共谱团结新篇”的创建理念,以“1436”为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精心绘制出一幅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民生幸福的美丽画卷。

高位推动 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自2021年创建工作启动以来,青川县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全县创建工作;各级各部门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明确专人负责创建活动日常工作;乡镇配备民族宗教工作专干,村级配备信息员,切实抓牢抓实抓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各项工作。

同时,青川县精细制定创建工作“一方案三清单”,建立健全四级联动创建机制、资金保障长效机制、量化考核机制、监督考评机制等,把创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年度目标考核内容,逐步构建起县级统筹抓总、乡镇具体落实、村级宣传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的联动创建格局。

此外,不断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深入推进平安青川、法治青川建设,落实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机制、矛盾纠纷联合调处机制等民族工作联络机制,构建了“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营造和顺平静、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经过不懈努力,全县已高标准创成1个国家级、7个省级、16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携手并进 共享繁荣发展“幸福果”

夏日的青川县蒿溪回族乡地坪村,山清水秀、风光迷人。这里,庭院整洁,公共设施齐全,千亩茶山郁郁葱葱、茶香四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茶园一角。青川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采一斤茶挣50块钱,家门口我实现了就业。”3月起,采茶工马洪军每天傍晚与村民向收购商“交货”,他表示采茶一天能挣一百多元,加上茶园其他工作,月入几千元没问题,且村里有“村BA”等赛事活动,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大伙儿的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

该村立足资源,围绕茶旅融合思路,借助东西部协作等机遇,采取多种举措发展茶叶产业基地,构建起立体生态产业格局。这是青川县各族人民共创美好生活的缩影。近年来,该县探索实施“民族团结+乡村振兴”双促双带战略,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走出了“民族团结进步和农文旅多元融合发展”的“聚”变之路,让各族群众幸福感指数更高、获得感成色更足。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82亿元,增长5.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3%、7.2%;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达65.7%。

如今的地坪村,犹如一幅“业兴、村美、民富、人和”的精彩画卷。

交融互促 共创和谐美好未来

在青川县关庄初级中学校,孩子们围坐在操场上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歌曲《千年同心》,随着马榆淋老师开讲,民族团结主题课开始。一堂堂主题课,使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全校师生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川陕甘结合部篮球联赛开幕式。青川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近年来,青川县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放在突出位置,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内涵与价值,打造茶马古道馆等教育基地,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创作了诸多文艺精品。同时,在机关弘扬民族和时代精神,在学校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开展文明创建等活动,让各族群众树立团结观念,增强“五个认同”。

此外,该县还在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发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利用博物馆等开展各类活动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实施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安置生态移民,完善村规民约等并充实民族团结进步内涵,推出“一站式”服务,建成互嵌融居社区,利用“石榴籽”调解室推动各民族共居共学等;实施旅游促进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融入旅游环线,打造系列新场景、新业态、新品牌,在旅游各方面融入主线,让各族群众体悟“四个与共”。

在新征程上,青川县各族人民正心手相牵,凝聚团结奋斗合力,助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成效,共同谱写繁荣发展的和美篇章。(唐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