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一个新娘子省吃俭用准备嫁衣,忙活了好多年,等到出嫁的那一天,嫁衣却被老鼠咬出一个大洞,那该是多么窝心的一件事。如今,俄罗斯就有着相似的一幕。在近期乌军的一次无人机突袭行动中,位于俄军后方的一架苏-57战机被乌军击毁,这也是全球首架在实战中被击毁的五代战机俄军现役苏-57总共只有10多架,这次袭击可谓是损失惨重。与此同时,乌军的此次奇袭战例也给解放军上了一课。可以说,同为五代战机,性能更出色的歼-20同样面临着类似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苏-57的性能,除了俄罗斯人之外,印度人最有发言权。因为早期苏-57研发时,俄罗斯考虑到自身资金不足,拉上印度一起开发,苏-57的前身就是俄印联合开发的“T50项目”。然而,自项目开启后,印度就察觉出很多不对劲的地方,因为T-50在设计上存在很多缺陷。在印度看来,在进气道、航电等多个细节方面,T-50都存在短板和缺陷,和中美的五代机有不小的差距。

正是因为诟病很多,在印度退出项目后,俄罗斯方面也不断推迟项目进度,多次进行修改和升级,这致使苏-57的研发周期不断拉长。即便是服役后,苏-57依然不受俄罗斯军方的待见。相对于俄军现役很多成熟的机型,苏-57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实战性能一般,因此军方拒绝大规模采购,至今也仅装备了10多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说苏-57的性能欠佳,但此次遇袭的原因并不是战机本身的原因,而是俄军机场的问题,这也值得解放军引以为戒。按照乌克兰军方的消息,苏-57是停放在阿斯特拉罕州阿赫图宾斯克机场期间被轰炸的。根据西方国家公布的卫星图片来看,该机场跑道存在多处爆炸痕迹,很明显受到了大规模袭击,而苏-57居然被直接停放在了停机坪上,而且没有任何遮盖物和掩体,这就可以得出结论了:在毫无遮挡和防御、伪装的前提下,苏-57成了活靶子,自然难逃一劫。

俄军之所以如此大意,很可能是低估了乌军的远程打击能力。毕竟,阿赫图宾斯克机场距离俄乌冲突前线有589公里,属于俄军的大后方。很显然,俄军高层和机场负责人都没有想到,在如此“安全”的后方,突然遭遇到乌军的饱和式打击。要知道,这个机场并非一般的军用机场,而是契卡洛夫第929国家飞行测试中心所在地,俄军多款战机的测试都在该机场完成。简而言之,这里本应当成为俄军重点保护的高价值目标,苏-57这种宝贝疙瘩显然不该毫无遮掩地露天摆放在停机坪上。然而,俄军的粗心大意和玩忽职守直接给乌军送上了大礼。

从防空作战角度来说,即便给苏-57搭建一个加固机棚,战机或许已然不能避免重型高爆炸弹的打击,但足以抵御弹片杀伤。毕竟,五代战机的隐身性能放在第一位,弹片伤痕足以破坏隐身涂层,对五代机而言是重大创伤。目前来看,俄乌冲突已经打了两年多,俄军居然没想到为自家最先进的战机搭建加固的机棚,这的确需要俄军上下进行反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俄乌战场的发展趋势来看,乌军在正面战场败局已定。然而,乌军依然可以利用导弹和无人机频频打击俄军的后方和一系列高价值目标。此前,俄黑海舰队就在乌军的持续突袭中损失惨重,而俄罗斯空天军的预警机战略轰炸机战斗机近期也是频频受到打击,对此,俄军丝毫没有拿出有效的防御措施。尤其是在防御无人机方面,这不仅是俄军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也应当是未来解放军在军工科技领域重点攻关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