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东方的璀璨明珠,不仅以其国际大都市的繁华著称,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中心。在这里更是孕育着多所享誉国内外的高等学府,而同济大学则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与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上海的985高校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同济大学自1907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建,便开始了其不平凡的历程。1927年,它成为中国仅有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承载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即便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同济大学也不曾放弃教育的使命,六迁校址至四川李庄,为保存学术的火种不懈努力。建校114年来,同济大学始终坚守“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初心,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波澜壮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该校作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自然是聚集了众多国内外学术巨擘。诸如中国科学院院士18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8人(含双聘),以及来自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和美、德、瑞等国的外籍院士37人次一起构成了其强大的科研阵容。此外,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51位、7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以及众多其他领域的顶尖人才,也共同构建了该校的学术高地,彰显了该校在科研与教育领域的领导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该校还设有6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顶尖人才。再加上6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高水平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与创新机会。

而这些顶尖的实践平台与该校的顶尖人才有机结合起来,为该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更大的动力。也正因此,该校自创校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近40万毕业生,其中不乏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据统计该校校友中,就有184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两院院士,这不仅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好证明,也是同济大学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卓越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小编不禁感叹,在历史的长河中,同济大学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杰出的人才培养,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相信该校将会继续秉承这样的初心,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如果你志向进入一所认可度高的百年名校,那么该校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