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位置太重要。历史上各个帝国数次在这里争相角逐,各个文明在这片土地上激烈碰撞。形成了不同的族群,我们都知道阿富汗境内人中大部分属于白色人种,然而在这里竟然有着一群和我们长相相同的亚洲人面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富汗

据统计阿富汗境内普什图族也就是阿富汗传统的统治者,普什图族占40% 、 塔吉克族占25%而哈拉扎人在阿富汗同样也占据着20%左右,有将近600多万人,是阿富汗境内第三大民族。这个时候相信大家一定和我很好奇除哈拉扎人以为,其他三个民族都是与阿富汗相邻国家的族群相同。

那么这个哈拉扎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说起哈拉扎人就不得不提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西征了,成吉思汗西征时每打下一个地方就在此地留下少量蒙古人统治。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蒙古人在此地繁衍生息,他们与当地的欧罗巴白头逐代通婚形成了具有亚洲面孔的哈拉扎人。其实哈拉扎人在巴基斯坦也有分布,只不过占比很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拉扎人

随着和当地文化的融合到16世纪时哈拉扎人已经逐渐不讲蒙古话了,改讲当地占大多数的波斯语,但他们所讲的波斯语里仍夹杂看不少蒙古语和突厥语词汇,与纯正波斯语相比存有区别。

从生理特征.上看,哈扎拉人属于蒙古人种,具有蒙古人的体质特征。他们虽然长期与当地民族通婚,但仍然保持着脸盘大、颧骨高、胡须少、眼角斜等蒙古人的特征。这些特征经过长期演化甚至还可能完全消失,但不能因此而怀疑他们的蒙古的族;哈扎拉人居住的房舍与传统的蒙古包一样,还是圆形的。在服装上男人,上衣穿无领肥大衬衫,下衣穿灯裤,冬季外罩长袍,腰间束带,有的还要加上一件坎肩。在家时头戴绣花小帽,外出时头缠深色或白色头巾。女人 服装与男人的大同小异,基本- -致,只是妇女不束腰带,只将头巾包在头上,面部裸露,这与教规的要求有所不同。哈扎拉人的穿着打扮已被中亚穆斯林同化,已没有了蒙古服装的遗风。在饮食上,以烤饼和奶制品为主食与蒙古人的生活方式相同,他们把奶煮沸、发酵、晒干,制成奶酪,这与蒙古人制作奶豆腐的方法基本相同;用做奶酪剩下的乳浆,熬去水制成干酪,这与蒙古人制奶渣的方法相差无几。甚至用酸奶加水制成饮料,用酸奶打制黄油等也与草原蒙古人的制作方法几乎相同,在节庆日制作的亚洲抓饭则更有中亚风味,与他们长期在中亚的生活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拉扎人穿着

哈拉扎人崇尚一夫一妻制,和我们中国一样婚姻有父母包办,几乎没有恋爱的自由。在宗教信仰方面他们信仰伊斯兰教的什叶派与普什图人信仰的逊尼派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也造就了和其他民族的纷争。

许多哈拉扎人自称为中国人程他们同样使用十二生肖。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