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场在“三新”背景下以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的组团式帮扶联合教研活动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中学校举行。此次活动由盐源县中学校组团式帮扶团队领衔,辐射带动盐源县所有高中,涵盖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9大学科,共同聚焦新高考、共话教研新思路、共探帮扶新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教研活动(张琳娴供图)

传统的师徒“同课异构”,往往是师徒各自为营,亮相课时通过“对比”教研评价来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对徒弟而言,一次的评价如不进行反思与消化,很难有深刻的体会与进步。而本次盐中的师徒“同课异构”的创新点体现在要求师傅跟踪式介入,保姆式指导徒弟亮相课,在至少2次的磨课中,让徒弟不断反思及改进,获得新教材新理念渗透到新课堂的深切转变与发展。师傅还需打破为徒弟磨课时的思维壁垒,创新提出更具代表性的“三新”课堂范例。这种“同课异构”无疑是将指导真正落实到了实处,努力践行着组团式帮扶由“输血”到“造血”的教育根本目的上的转变。

相较于以往的评教活动,本次评教的目的在于“点”到位,通过对课堂的回顾,做到精准剖析,把亮相课中那些“意味深长”环节的设计意图在评教活动中“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晰,让与会的老师可以在听评课中体会“三新”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的清晰转变。在数学学科的评课活动上,组团式帮扶领队、鄞江中学副校长王井平,从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还分享了高考数学的核心知识、教法建议、设计案例,及名师工作室的引领带动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会(张琳娴供图)

总结大会上,一位来自盐源县中学校的资深教师语重心长地说:“教育教学是一项永无止境的探索,我们盐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创新。”组团式帮扶教师代表张红建也回应道:“任何落到实处的探索与尝试都是有价值的,此次活动于我们帮扶教师而言亦是学习与进步,来到这我们也希望以己之行动,推动盐源县教育事业的发展。”

据悉,盐源县中学校的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由浙江宁波4人,四川泸州7人,德昌2人组成。近年来,在盐中教育教学的多领域中均有探索与思考,他们正努力“唤醒”青年教师的“学习力、实践力、创造力”,启动“同行者计划”,深入其中探索着一条适合山区学校“新质教育力”发展的本土化路径,践行着国家东西部组团式教育帮扶的深刻理念。(张琳娴 徐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