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多年狭隘的观察得出结论:航班上推出多种餐食供旅客选择,固然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但唯一受害者是——乘务员。

无论是米饭vs面条;鸡肉饭vs牛肉饭;鸡肉饭vs鱼肉饭;鸡肉饭vs鸭肉饭,即便鸡肉饭是大部分配餐公司的第一选择,但也无法从根本上捍动牛肉饭在航空餐届的经济舱霸主地位。

不管用哪种方式做了预先广播,在飞行实施的各个阶段进行铺陈和提醒,两车汇合的最后几排总有旅客一脸倔强,拒绝沟通,用成年后罕见的稚气和倔强宣告自己对牛肉饭的偏爱。

我硬着头皮一脸谄媚:“鸭肉饭是卤肉饭哦,拌一拌很好吃的您要不要尝一下。”

“不要,我不吃鸭。”

我满脸堆笑万分惭愧:“要不然再多给您一个餐盒,实在抱歉牛肉饭真的发完了。”

“你是不是故意的”……

我「赶鸭肉饭硬上架」:“怎么会呢先生,这样这次真的很感谢您包容和理解,下次您乘机和我们提前说一下,我们一定为您预留好,这样可以吗?”

……
总之,没有吃到心中预想飞机餐的旅客,我仿佛看见他周遭的空气已经形成了一种黑色气团的结界,旁边还有上下起伏的数值,一句话谈不拢分分钟爆表,势必一举投诉命中我的眉心。

也不是没有想办法去将这种风险前移,第一次提醒在地面迎客广播防错乘时间段,用谦卑又贴心的语气告知:

“起飞后我们将为您提供鸡肉米饭和鸭肉米饭,如果您有忌口或指定餐食需求,请联系乘务员为您提前预留”。

但基本无人理会,发到最后还是“我只吃牛肉,不吃禽类”。

第二次广播在餐饮服务之前,考虑到旅客可能在非常放松的状态下无法对“忌口或指定餐食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我将语言转换为更加直白的“如果您只食用鸭肉米饭或鸡肉米饭中的一种,请您在餐车经过时联系乘务员为您优先预留。”

后面当然以眼观鼻鼻观心的谦卑姿态,铺陈了一系列致歉语言:“由于每种餐食数量有限,如发餐时没有选到您心仪的种类也烦请您不要介意,祝您用餐愉快”。

可是几个航班飞下来依旧收效甚微,我在一开始装作大方的样子送出每一份鸡肉米饭时的笑嘻嘻,都会伴随着最后几排即将又选不到鸡肉米饭的胆突突,每一次的“鸡肉米饭请慢用”,大脑高速运转的却是,待会该怎么推荐那个一直活在鸡饭光环阴影下的鸭肉饭,一边感叹“既生鸡何生鸭”的不公命运,一边预习最后几排炙热的期待又落空后黯淡的目光。

当然大多数旅客还是能表示理解的,无奈的一哂落寞的接过「退而求其鸭」。

但凡有超过两双胳膊在胸前气鼓鼓的交叉,嘴唇撅起,眼神冷漠的望向另外一边,我心中预测的画面如期上演时,我像个抖m一样,在客舱中血脉喷张,双眼睁大,既有万佛归宗尘埃落定后的舒爽,又有迎接熟悉的挑战时那种原始的刺激与兴奋。

有时候我张开嘴动了半天却说不出一个字,有的时候致歉的语言又像报出身份证号一样流利,想想在上班出门前对镜调整好了状态,开会时对组员各种心里建设,迎客前一杯冰美式将鸡血打足,然后殚精竭虑的再次跌落在熟悉的鸡饭深渊,就是这样心情。

乘务员特别像武装到牙齿,在亲朋好友遥相顾的殷切目光中鼓起勇气的战士。

一个组是一个单打独斗的队伍,我们总是面面俱到,常常处处周全,时而也力不从心。

在面对一整个客舱的炙热期待时,多希望后方的补给不要再给各种挖坑,或者挖坑也填坑。不要让战士们总是带着各种忌惮唯唯诺诺,拔剑四顾心茫然。

餐食种类的优化,餐食数量的配备希望能真的考虑到实际航班中的为难之处,可以让我们服务起来没有后顾之忧,心无旁骛、坦诚轻松的传递自信友善的笑容,而不是想法设法原地转圈的致歉弥补。

我们本来应该在一句句“你好”“再见”中迎来送往,而不是在一声声“对不起”和“抱歉”中顾此失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