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幼师的朋友跟我诉苦,说现在的小孩子很聪明,不好管了。

我问他,为什么聪明的孩子不好管?

朋友说,聪明的孩子比较有自己的主见,比如要求午睡,聪明的孩子不困,就跟管理老师据理力争,说明明睡不着,为什么还要我睡觉,

即便是拿出“午睡奖励”来诱惑小朋友,对方也会以“就是睡不着”为说法,拒绝睡觉。

听罢此话,我告诉朋友,其实你说的这种孩子不是聪明的孩子,

朋友反问我,那你说什么叫聪明?

我说聪明的孩子,这个时候都在装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睡的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装睡的深意如何,

但是这些孩子在下意识中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很浅显易懂的道理,

只要现在不闹,就能拿到午睡奖励。

我以前上小学的时候,很流行这种“顺从奖励”,比如在学校写完作业,老师会给小红花,学期全勤不迟到,也会给小红花

这种小红花是印在本子上的,每个孩子都有一本,这本专门记录小红花的本子,在那个时候是孩子们最宝贵的财富。

我那个时候,还不像现在,攀比之风横行校园,那个时候小红花记录本就是每个人的光荣与梦想,

每一次获得小红花,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愉悦体验,时至今日回想起当时的感觉,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萦绕心间。

只不过在那时,我经历了一件不该让我知道的事,自此之后,我对小红花的理解出现了微妙的改变,

该怎么形容这件事的影响呢?我想用一句很流行的话来从旁解释:

若不是我见过光明,我原本可以忍受黑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本身不复杂,在一次帮老师干私活的时候,我看到老师给一位同学加盖小红花。

这位同学平时表现较差,所谓较差,是按照“小红花标准”来形容的较差。

若是论及人际关系,现在来看,这位同学在小学阶段的表现,甚至比现如今有些成年人的做法还要高明。

比如靠发小零食等小恩小惠拉拢同学,不因自己人高马大而霸凌任何人,通过对某些不合群的同学的“宽恕”来提高自己在他人的形象,

但是,小红花的标准之中,可没有人际关系,人情世故这点“不重要”的存在。

尽管如此,在老师给这位同学加盖小红花的时候,我还是能从这位同学跟老师的互动之中,意识到那些看起来不重要的东西,

其实特别重要。

在当时,大多数同学的小红花记录本上,当前学期的小红花总数是六朵。

而老师一次性就给这位同学盖了十朵。

十朵小红花大概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同年级以“小红花规则”下,最优秀的同学,最多只能获得八朵。

而这八朵小红花,还需要完成大多数同学做不到的,比如成绩前三等要求。

十朵小红花在那个时候的我看来,可以称之为跨越阶层的存在。

但是,那位同学的表现却很平静,因为从他和老师之间的对话中我了解到,原来是这位同学的家长给老师办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而那位同学也很清楚,这件事情,恐怕比一百朵小红花的价值都要高得多。

于是乎,我亲眼见证了一幕令人难忘的景象,

平日被教训的顽童指指点点,平日趾高气昂的家伙俯首聆听。

小红花盖了一遍又一遍,

盖不尽,盖不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长这件事,其实大多数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知道了游戏的规则之后,装傻比装睡更管用。

而对于那些试图用骗局继续游戏他人的玩家来说,骗的规则若是无效,

那么抢,就会成为新的规则。

所以之后那位当幼师的朋友说,午睡游戏从奖变罚时,我并不感到惊讶,

同样,朋友说有了惩罚规则之后,大家似乎都学会了安安静静睡觉的事实,

也并未让我认为有何不妥,

因为我很清楚,这对于那些闭着眼睛等待机会的人来说,

这也许是他们人生之中所经历的第一次负面教育,

当然,

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