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4日,在淮安一户普通人家中,一个名叫白湘菱的小姑娘静静地打开了自己的电脑,登陆了高考分数的查询网站。

当白湘菱将自己的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等信息一一输入到对话框后,她的心情忽然变得既激动又紧张起来。

电脑桌面的鼠标缓缓地移动到了“查询”选项之上,白湘菱的右手竟不自觉地颤抖了起来。

她闭上了眼镜,稍微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在父母的注视下,按下了鼠标的左键。

430分!这是白湘菱高考语、数、外三科的总成绩。

白湘菱激动地与父母拥抱在了一起,她从来没有考过如此之高的分数,也没有想到自己竟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天之后,江苏省的新闻媒体纷纷将白湘菱的名字刊登在了教育板块的头条之上,不是因为别的,只因她是2020年江苏高考的文科状元!

可正当白湘菱的父母满怀期待地等着清华、北大向他们的宝贝女儿伸出橄榄枝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他们突然收到消息:以白湘菱的成绩,无法获得北大清华的录取!

江苏状元上不了清华、北大?

白湘菱的爸爸妈妈一时变得不知所措,就连白湘菱自己也是一头雾水:我到底差在了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连吃闭门羹的“最惨状元”

“430分!江苏省高考文科第一名,无缘清华北大!”

这是某官媒在2020年7月28日发布的一条新闻,事实上,早在前一天就已经有不少媒体报道了白湘菱的故事。

短短几日的时间,“文科状元无缘清华北大”的词条就被网友们冲上了热搜,许多人都在讨论着同一个问题:

白湘菱到底差在了哪里?

“叮叮”,手机社交软件的通知铃声忽然响起。

白湘菱拿起手机查看消息,片刻之后小姑娘的嘴角露出了浅浅的微笑,可眼眶之中却涌出了一丝潮湿。

“湘菱,人生的选择有很多,不一定考上清华、北大未来才是一片坦途。不要灰心,不要气馁,老师相信,你的未来一定会是美好与光明的……”

这是班主任庄老师给她发来的私信,这几天诸如此类的安慰白湘菱已经收到了不下百余条,其中有闺蜜、死党发来的,也有老师、同学发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媒体将她的事以新闻的形式发布出去后,白湘菱似乎一夜之间成为了人人关注的焦点人物。

当时,社会上对待白湘菱的经历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呼吁清华北大等一流学府“破格”录取白湘菱;

另一种则是认为白湘菱应该尊重各大高校的“招生规则”,根据自身的现状选择就读的大学。

为什么身为江苏省文科状元的白湘菱,只有“破格”才可能被清华北大录取呢?

这位“最惨状元”的自身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想要了解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的是2020年江苏高考的相关政策。

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几乎全国的高三学生,都是在家里以网课的形式完成考前复习的。

也正因如此,2020年江苏省的高考形式与其他省份存在着些许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省份的高考满分一般为750分,考生除了要考数学、语文、外语三科主科外,还要根据文理科的不同接受“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的科目考核,最后以这些科目的总成绩来报考大学。

而江苏省2020年度高考却只考数学、语文、外语三科,这其中语文与数学科目的满分皆为160分,英语科目的满分为120分。

如果是学习文科的考生,在其语文试卷中会有分值40分的附加题;学习理科的考生,则会有相同分值的附加题在数学试卷中。

换句话说,江苏省2020年度高考的总分是480分,而白湘菱的总分是430分,其“文科状元”的荣誉可谓是实至名归。

但是,为什么高考成绩如此优秀的白湘菱,最后却得不到清华北大的青睐呢?

这就要说一说白湘菱的选修课成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的考生虽然在那一年的高考中不考历史与政治,但这不意味着这两个学科无关紧要可以不学。

按照江苏省的相关规定,历史与政治这两门科目将会以选测等级的方式来计入成绩。

而在那一年各大院校的招生规则中,这两门学科的选测等级也是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

诸如清华、北大这类的一流学府在其招生规则上就明文规定:考生的选修科目等级必须在A+以上。

就连其他985类院校在招江苏考生时,也都对考生的选修科目等级作出了明确规定。

有些学校要求两个科目的成绩为A、A+,也有一些学府的标准稍微低一些,但那也需要达到“双A”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湘菱虽然高考总分考出了430分这样的佳绩,但她的历史成绩却只有“B+”,她也因此与众多国内的一流学府失之交臂。

在此之前,许多清华、北大、南开、复旦的学生会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白湘菱的联系方式,向白湘菱介绍自己学校的各种优势。

可当最终的成绩公布之后,白湘菱只能无奈地在社交软件上公布自己的成绩,顺便告诉那些学哥、学姐不必再加她了。

这天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映射在白湘菱那稚嫩的脸庞之上。

她从睡梦中醒来,像往常一样第一时间打开手机,看一下死党、闺蜜们给她发的消息。

这几天,白湘菱正在和大家探讨自己究竟该选择哪所大学,虽然清华、北大上不了了,可想要“江苏文科状元”的学校可并不在少数。

都有哪些学府向白湘菱伸出了橄榄枝呢?白湘菱最终的选择又会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香港大学伸出的橄榄枝

“您好,请问是白湘菱的家长吗?”

“嗯,我是,请问您是哪位?”

“哦,我是兰州大学招生办的,此次来访是想询问一下白湘菱同学是否有意向报考我校。请您放心,只要您女儿肯来,我校的所有专业任她挑选……”

白湘菱的母亲和这位兰州大学招生办的老师聊了很久。

为了能让白湘菱选择兰州大学,这位招生办的老师甚至向她做出了“所有专业都可任其女儿挑选”的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话结束后,白湘菱的母亲拨通了丈夫的电话。

“兰州大学刚才来电话了,说想让咱闺女报考他们学校。”

电话的另一头,白湘菱的父亲点了一根香烟,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之后缓缓说道:

“刚才闺女的班主任庄老师也给我打了一通电话,告诉我山东大学以及武汉大学都给她去了电话,说咱闺女的成绩符合他们的招生规则,可以报考。”

“那咱到底选哪所学校呀?”白湘菱的母亲询问丈夫道。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闺女的意愿呀……”

这些日子,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等学府纷纷向白湘菱的家人或班主任打去了电话,向他们表示了对白湘菱的强烈争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规定,8月2日就是考生填报志愿的最后期限了,眼看这一天就要临近,白湘菱与父母也着实为难了起来。

这么多优秀学府,白湘菱到底要报考哪一所呢?

正当白湘菱一家人不知该如何抉择之时,香港大学突然向白湘菱伸出了橄榄枝。

香港大学在国内乃至在亚洲都堪称一流学府,素有“亚洲常青藤”的美誉。

有别于香港大多数学府在内地的招生方式,香港大学在内地一般采取的是独立招生的方式,任何参与高考的考生都可以根据招生要求报考该校。

只不过和大多数香港学府不同的是,在高考成绩达到标准之后,香港大学会对这些符合条件的考生再进行一次笔试和面试,只有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才可以被港大所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江苏考生填报志愿的时间即将结束之时,香港大学联系到了白湘菱的父母,向他们表达了争取白湘菱的意愿。

为了能打败诸如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这样的竞争者,香港大学向白湘菱的父母开出了一项非常诱人的条件:

如果白湘菱选择来港大读书,那么港大将会给白湘菱提供四年一百多万元的奖学金!

香港大学无论是名气还是师资力量确实堪称顶尖,但该校每年的学费实在是太贵。

按照白湘菱父母的收入来看,如果女儿就读港大,那么每年的学费将会给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

可如果香港大学可以为女儿提供一百万元的奖学金,那么夫妻俩的这一顾虑就彻底烟消云散了。

可能也正是因为香港大学的这一承诺让白湘菱看出了他们的诚意,最终促成了她选择香港大学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3日,白湘菱的母亲向媒体正式公布:自己的女儿最终申报了香港大学,专业意向为港大的“金字招牌”——金融类专业。

不久后,白湘菱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了香港,顺利通过了香港大学的笔试与面试,成功获得录取。

“江苏文科状元无缘清华、北大”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可“香港大学百万奖学金录取白湘菱”的热点新闻却接踵而来。

许多人都十分好奇:香港大学这样的亚洲知名学府,为了让白湘菱来港大读书不惜掏出百万,香港大学到底图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香港大学的奖学金制度已经存在了许多年。

而按照白湘菱的条件也确实符合该奖学金的申请条件,香港大学只不过顺水推舟,免去了繁琐的审核过程,直接将这一奖学金许诺给了白湘菱。

而从另一个方面去看,香港大学此举也确实提升了它在内地考生们心中的高度。

多年来,内地的“尖子生”们对于香港高等学府的热情有所降低,这其中有香港生活费用偏高、学费偏高、奖学金申请难度偏大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内地高等学府在考生们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也使许多内地考生最终放弃了去香港读书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2013年辽宁省文科状元刘丁宁就被香港大学以全额奖学金所录取。

可就在入学仅一个月后,这位辽宁省的文科状元就主动退学了。

次年,刘丁宁又一次参加高考并再次取得“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的桂冠,只不过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的他最终选择了北京大学。

为了能够提高内地优秀考生对于香港高等学府的关注与青睐,许多香港学府都采取了相应举措。

2021年前后,欧美许多大学纷纷削减了奖学金,而香港的许多学府却反其道而行之,纷纷提高了奖学金的额度。

这恰恰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内地“学霸”选择赴港读书,进而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初入香港,白湘菱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与他人交流都有许多的不适应。

其中,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香港课堂上的全英文教学模式。

在香港大学,教授们基本上都是用英语来授课的。

但与外国教授那种字正腔圆的英式发音或相对随意的美式发音不同,香港本地的教授在说英文时会不自觉地带着“粤语”的口音。

比如在英文中加入“啦”“喽”这样的语气助词。

起初,白湘菱对此非常的不适应,这导致她在上课时会经常出现听不懂老师所讲的情况。

不过,白湘菱是一个从不会轻言放弃的小姑娘。

在香港的这几年,她不断地加强英语练习,主动地融入这里的生活节奏,结交了不少好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三年大学生活的洗礼,现如今的白湘菱早已没了当年的那种稚气,取而代之的则是知识女青年所特有的成熟与稳重。

关于白湘菱的故事到这里便画上了句号,可她的人生却远远不止如此,未来的路将会怎样,相信她会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世人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