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在去自家饭店的路上,浙江女子戴杏芬的手机突然响了,她一看是个陌生电话,号码显示是东北的,她没有东北的亲友,便以为是谁打错了,就没有接。

过了两分钟,手机铃声再次响起,还是那个电话号码打来的,戴杏芬犹豫了一下,摁下接听键。

电话里传来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

“戴姐吗?我是你弟弟何荣锋。”

在戴杏芬的记忆里,熟人中很少有人称呼自己戴姐,而且自己也没有一个姓何的“弟弟”。

她心想,要么是谁打错了电话,要么就是新闻里常说的电信诈骗吧。

于是她礼貌地说:“对不起,您是不是打错了电话。”

说完,听对方有点支支吾吾,她就挂了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挂断电话之后,那人也没有再打来,戴杏芬就渐渐地忘记了这件事。

谁知道,一周后,电话里那个“弟弟”亲自找上门了。

他身材魁伟,西装革履,从豪华轿车上走下来的时候,这气派,一看就像一位事业成功人士。

身后还跟着一位美女,双手拎着很多礼物。

这个自称是弟弟的人说他叫何荣锋,一进门就连声叫姐姐,声音哽咽,说戴杏芬是自己的恩人,说自己是来还债的。

戴杏芬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她一头雾水,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来者都是客,她还是热情招呼客人坐下,端上一杯热茶。

客人喝了一杯茶,情绪才稳定下来,一五一十讲了事情的经过。

这位自称是弟弟的何荣锋,是何许人也?

何荣锋,重庆市酉阳县宜居乡元丰村人,沈阳玖玖利峰集团董事长。

戴杏芬是浙江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何荣锋是重庆人,事业在东北。

两个人怎么会有交集,他对戴杏芬为什么那么亲热,而戴杏芬为什么对他却没有一点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二十年前说起。

1993年春节前,17岁少年何荣锋放寒假回家。

他一路哼着歌,蹦蹦跳跳,看得出,他的心情十分不错。

在刚刚进行的期末考试中,他英语考了95分,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此前他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好,让父母忧心忡忡。

放学路上,他心想,回家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让他们跟自己分享这份快乐。

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走进家里,被眼前发生的一幕吓呆了。

五六个人气势汹汹,在自家院里跟母亲大吵大闹,还将自己的母亲围在中间推推搡搡。

这些人何荣锋都认识,他们是同村的乡亲,平日里对自己和母亲都非常客气。

是什么事情让他们变得这么凶巴巴?

何荣锋奋力将他们推开,保护住母亲,质问他们说:

“你们为什么要欺负我母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其中一个老乡凶巴巴地说:“为什么,问你妈去。”

何荣锋将目光投向母亲,母亲一五一十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儿子。

原来何荣锋的父亲是个屠户,从事这个职业已经10多年了,一直买卖公平、童叟无欺,口碑很好。

由于国家规定生猪要定点屠宰,父亲一直是在村里收猪,到县城宰杀出售。

至于生猪款,父亲都是现款交易,过秤之后就把钱给乡亲们,从不欠账。

可是春节前,何荣锋母亲生了一场病,还住了院、花去不少钱。

因此,父亲这一段时间手头很拮据,在收猪的时候,就只能向乡亲们赊账,等到了县城将肉卖了之后,再将钱支付给他们。

可是这天,父亲卖完这一批猪肉之后,钱却被偷走了,足足有一万元钱。

在穷乡僻壤中,大家也没有什么其它靠得住的收入,全指望卖猪来维持家里开销。再说已经到了年底,大家都指望卖猪这点钱过春节、开学给孩子交学费。

如此一来,一家老小日子可怎么过?

在90年代初,一个工人月工资不过百元,1万元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一下子欠下这么多钱,何荣锋的父亲做了难。他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掉,也只卖了一千多元钱。

妻子看病,自己已经负债累累,没有地方能借钱。

因此,老实巴交的父亲觉得无法面对众乡亲,不得不逃往他乡,去外面躲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春节到了,乡亲们来要钱,不见了何荣锋的父亲,他们有的人也急了眼,就回家拿了柴刀闯进何家,要找何荣锋母亲说道说道。

看到乡亲们要失去理智,何荣锋也豁出去了,他也从厨房拿出菜刀,对大家喊道:

“我爸爸不是那种不讲信用的人,他欠你们的钱一定会还的。我爸爸即使不回来了,父债子还,还有我在,无论如何也要把钱还给你们。”
“现在确实没有钱,你们要伤了我们,你们一分钱也得不到。把我逼急了,跟你们拼了!”

债主们本也是来吓唬吓唬,人家也不想欺负弱小,听何荣锋说得在理,也就只好骂骂咧咧地回去了。

难关虽然暂时过去了,但是乡亲们也都不容易,一天不还人家的钱,何荣锋心里就很别扭,另外,自己和母亲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尤其是自己上学后,谁敢保证母亲不受委屈,不被追打、辱骂?

何荣锋只能选择了含泪退学。

为了保护母亲,他将自家的柴刀磨得飞快,晚上就将它放在枕边,唯恐出什么事情,让自己的母亲受侮辱。

乡亲们倒是不怎么上门了,母亲的人身安全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了,但是总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儿,欠下乡亲们的钱总是要还的。

于是何荣锋给那些债主分别写了一封信:

“各位大叔、大伯:我父亲欠债事实清楚,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知道,那些钱都是大家的血汗钱,是养家糊口的钱,这笔钱对大家来说非常重要。我代表父亲先向大家道歉!”
“我父亲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我也是明白事理的人。一定会将这笔钱还上;不然就不配做人。”
“现在我已经决定退学外出打工,以偿还欠债。希望大家放好欠条,等我还账,到时候连本带利奉还。”
“我走之后,请你们不要为难我母亲!”

何荣锋并不是贸然离家,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同村两个比他年龄大两岁的伙伴在春节前就告诉他,说过了年要结伴一起去到南方打工。

而且其中一个伙伴丁笠说了,自己的姐姐在浙江温岭,那边经济发达,厂子很多,工作应该非常好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何荣锋和两个穷伙伴一起踏上了去浙江打工的道路。

可是到杭州之后,三个人又在车站被一伙人敲诈,身上的钱被洗劫一空,连买车票的钱都没有了。

事已至此,三人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步行前往温岭。

由于他们身无分文,只能沿街乞讨。

可以想象,三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放下尊严开口向人乞讨该是多么艰难。

同行的两个伙伴犹豫再三,就是开不了口,说哪怕饿死也不当乞丐。何荣锋说:“你们舍不下脸,我来,我不在乎!”

其实他比谁都更要面子,但是打工是还债的唯一希望。

不乞讨的话,目的地都走不到,如何找工作?

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能受委屈的人,如何做事呢。

于是,三个少年就这样饥寒交迫,一路乞讨着从杭州走向温岭。

连日的风餐露宿,加上水土不服,两个伙伴的体都出了问题,不是头晕就是闹肚子。

在走到第十天的时候,何荣锋也身体也出了状况,他头晕眼花,呕吐不止,腹部疼痛、头疼发烧、举步维艰,每走一步都大口喘气。

前路漫漫,实在无力前行了。

最要命的是,接下来的两天里,竟然没有讨到一口饭,没有遇见一个村庄。

就在他们筋疲力尽的时候,前面出现了一个村子,它叫杨府村,位于仙居县杨府乡。

这时候天色渐晚,大街上行人稀少。三伙伴中的"大哥"丁笠鼓足勇气,敲开了村头的一户大门。

门开了,一位面容和蔼的大姐出现在他们眼前,开口问道:“请问,你们是...?”

大姐大概有二十三四岁,说话轻声细语,面对眼前的三位不速之客,没有丝毫的警惕和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丁笠强打精神说:"大姐,给我们口饭吃吧,我们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

“那你们进来吧。”大姐没有丝毫犹豫,而且是和颜悦色地说。

这个大姐就是戴杏芬,她和善的面容给人一见如故的感觉,三个人就像到家一样,心里感到异常温暖。

讨饭这么久,这是他们看到的第一张自然的笑脸。

戴杏芬热情将三个少年让进家中,又是让座,又是给他们端洗脸水。

与此同时,戴杏芬父母又给他们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三人一看到桌上的饭菜,立刻垂涎欲滴,他们也不客气,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戴杏芬在一旁说:“慢点吃,当心肠胃受不了,饭菜多着呢。”其实每户人家做的饭都是刚刚好,家里添了三个大小伙子,饭菜肯定不够吃。

戴杏芬这样说,就是怕他们吃急了噎着。

很平常的一句话,说得何荣锋是热泪盈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话,只能在家里听到,只有母亲对他这样说。而眼前这个素不相识的大姐,竟然如此心细,实在是令人好生感动。

吃过饭后,戴杏芬跟他们拉起了家常,问他们为什么出去,是要到哪里去。

丁笠比较健谈,他像讲故事一样,讲了三人如何商量出去打工,如何上车,又如何在杭州车站被坏人勒索的过程绘声绘色讲了一遍,然后忿忿不平地说:“杭州人真不地道,就会欺负外乡人。”

戴杏芬这时候说话了:

“无论哪里都有坏人,但是坏人毕竟很少,世界上还是好人多,我们不能因为极少数坏人,改变了对美好世界的看法,失去了向善的信心、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

她接着说:

“善有善报,到什么时候都是至理名言,我们千万不能忘了。我在外面也打过几年工,遇到的好人更多,讲诚信的人也不少。比如温州人做事就非常诚实,口碑也不错,所以温州成功人士也才比较多。"

交谈过程中,何荣锋说话不多,但是他把这位大姐的话,默默记在了心里。

第二天一大早,戴杏芬就出去了。她东奔西走,为留宿在自己家里的家三个素不相识的少年寻找工作。

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神州,南方几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小平在1992年又发表了南巡讲话,所以浙江的工商业非常发达,仙居县的企业也不少。加上戴杏芬当时又是一家工厂的会计,认识几个企业的负责人。

可是当时春节已过,他们刚招过工,暂时不需要工人,戴杏芬只好作罢。

即使没有找到工作,三人还是感激不已。

戴杏芬说让他们再住几天,她想再为他们打听一下。

可是三人已经感到不好意思了,不想再给这位善良的大姐添麻烦了,就告辞大姐,要按原计划到温岭去。

戴杏芬见状也不好再挽留,就特地上街买了几个菜,给他们饯行。

最后戴杏芬又不由分说往他们三人手里塞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人死活不要:“大姐,已经吃住了几天,给你们添了这么多麻烦,怎么能再要你们的钱?”

戴杏芬说:

“你们听我说,仙居到温岭还有100多公里,你们步行还要几天。继续步行,不但耽误事,还会把脚磨烂,身体也会出问题,到时候可这么办?”
"我给你们的钱也不多,每人十块钱,但是买车票够用了,坐车去温岭吧,这样姐姐我也放心了。不然的话,我会牵肠挂肚的。"

三人听大姐说得有道理,就收下了钱。

丁笠声音哽咽地说:“大姐,您对我们这么好,该如何报答?”

戴杏芬淡淡一笑:

“不用报答,举手之劳。谁都有出门的时候,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善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就是报答。”

戴杏芬目送他们坐上长途车,这才挥手跟他们告别。

上了汽车,何荣峰一直透过车窗目送戴杏芬,直到她的背影渐渐消失,自己已经是泪眼婆娑。

到了温岭后,因为何荣峰不满18岁,几家工厂都不敢收他做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人既然一起出来了,丁笠他们俩也不想丢下何荣峰不管,三人打算继续找工作。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听一个老乡说,天津那里的私人砖窑招工不限年龄,而且工资还比较高,于是三人一商量,就打算到天津去打工。

谁知他们三个在火车上犯困,竟然坐过了站,阴差阳错到了沈阳。

在沈阳,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在车床厂当学徒工,一个工资100多元。

何荣峰除了坚持往四川老家的母亲汇款,还打算给戴杏芬汇款,将30元钱还上。

也许是地址记载的不详细,那笔钱又被退了回来。

1994年,何荣峰又跳槽到了一家家具厂上班,在那里找到一份刷油喷漆的工作,虽然工作更累,污染更厉害,但是工资更高。

由于何荣峰工作卖力,也心灵手巧,一年之后,他就当上师傅。

这时候何荣峰的父亲也来信了,他为了躲债到了南方打工,有了一份稳定工作。

又过了一年,何荣峰和父亲总算合力将欠乡亲们的债还清。

手头宽裕的何荣锋更加挂念戴杏芬,自己现在的处境不错,全靠当年姐姐帮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必须报恩。

这段时间,何荣锋几次给戴杏芬汇款,可总是显示地址错误,汇款被退了回来。

何荣锋也没少给善良的姐姐写信,同样石沉大海,没有回信。

有时候,何荣锋偶尔也托请认识的浙江朋友去打听戴杏芬的下落,但始终没有消息。

自己出差去南方的时候也去寻找过,也没有如愿。

后来,何荣锋创立了自己的家具厂,当了董事长之后,他的事业蒸蒸日上,他始终没有忘记戴杏芬,她那几句话“我们不能因为极少数坏人,改变了对美好世界的看法,失去了向善的信心、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要讲诚信、要诚实”也一直萦绕在自己耳边,何荣锋认定自己后来事业的兴旺发达,诚信担当,也离不开当年戴杏芬的那一番“点拨”。

2013年,何荣锋招聘到了一位老家是仙居县的技术员,就向他诉说了自己的心事。

那位师傅提醒说:“会不会你把名字听错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何荣锋如梦初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何荣锋他们当时把“戴杏芬”误记为“邓信芬”,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信件和汇款自然不会寄到。

何荣锋再去寻找的时候,村里面貌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法辨认,戴杏芬也已经出嫁,所以也没有找到。

何荣锋委托仙居这位师傅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戴杏芬,并记下了她的住址和电话号码。

2013年3月2日下午3点多,何荣锋激动地拨通了戴杏芬的电话:

“戴姐,我是何荣锋。”

20年了,终于听到了恩人大姐的声音,何荣锋心情之激动,难以言表,忽然就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一时间没有能表达清楚,让戴杏芬一头雾水地挂了电话,她还以为是谁拨错了号码呢!

找到恩人的下落后,何荣锋彻夜难眠,不了却自己的心愿,他无法安心。

这么多年,妻子不知道听他说了多少遍戴杏芬帮助自己的事,因此妻子也支持他早日到浙江去还愿。

一周之后,何荣锋携妻子专程到了浙江,与日夜思念的恩人戴杏芬大姐见面。

当戴杏芬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何荣锋上前紧紧拥抱着戴杏芬,竟然一时说不出话来。

“20年过去,大姐的笑容一直没有变,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当年的“一饭之恩”,何荣锋决定以百万元相报。

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份大礼——一张百万元的现金支票,恳求恩人收下。

戴杏芬收下了何荣锋的真情,却婉拒了何荣锋的支票。她告诉何荣锋:

“大姐我啊,现在开饭店生意还不错,日子过得去。我做的那点事微不足道,换了谁都会那样做。”
“你能够记得我,就是我最大的感动。如果你真放不下,就将爱心传递下去,回报这个社会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戴杏芬的行为,已经深深影响了何荣锋。

这么多年来,何荣锋一直在学着戴大姐的与人为善,善待自己的每一名员工和客户。

何荣锋自己办厂之后,有许多重庆老乡前来投靠,何荣锋都管吃管住,热情接待。

哪怕是不在他这里工作,他们遇到困难了,何荣锋也会出手相帮,缺钱的借钱,管饭的管饭,要让老乡感受温暖。

对于客户,何荣锋除了讲诚信,遇到困难也会出手相帮。

有一次贵州一个经销商家里着火,遭受重大损失,没有钱进货。

何荣锋得知后不但允许赊销,还给客户担保贷款十万元。

何荣锋每次回酉阳老家,都会慰问村里的老人,捐助上不起学、揭不开锅的孩子,同时还担任家乡一所学校的名誉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在听了何荣锋和戴杏芬的故事后,让忽然想起来一部电影——周星驰主演的《九品芝麻官》。

电影中,有这么一个情节,星爷遭人陷害,有冤无处诉,决定带着一块大饼去京城投奔刑部尚书花大人,伺机告御状。

因为多年前,花尚书还是一介书生的时候,曾经流落街头,饥寒交迫。

危难之际,包龙星父亲雪中送炭,出手相助,给他一张大饼,还让他住下。

谁料花大人发迹之后,早已忘记当年的恩情,不愿意帮助包龙星

听包龙星讲了事情经过后,他拿出来100张大饼,理直气壮地说:“当年我欠下你一张饼,现在百倍相还,够意思了吧”。

将花大人的行为跟何荣锋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反差太大了。

不过古人中,也有正能量的案例,那就是汉朝开国大将韩信。

他当年落难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妇(漂母),她看见韩信面有菜色,便拿出饭菜给他吃。

后来韩信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就找到了当年救济他的老大娘,赏赐给她千金,以示知恩图报。

比古人更可贵的是,何荣锋因为戴大姐的帮助,灵魂得到升华,选择了将爱心传递给有缘人,这种传递,开启了一个共襄美德的良性循环,让社会变得更加有温度。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莫此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