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世界上曾经有过两支战斗力极强的陆军部队。

其中之一便是德国的陆军。这支部队有着世界最先进的装甲集群,以及领先的战法,曾经以闪电战闻名于世;

而另一支部队,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或者说中国人民志愿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

他们以神鬼莫测的战术、坚定不屈的斗志闻名于世,有“轻步兵之王”的美誉。

他们虽然没有强大的装甲集群,却用自身的智慧,击败了对手的海陆空集团化作战,这一点尤其让人敬佩。

那么,在德国人眼中,志愿军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

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德国人还真的对志愿军进行了专项研究,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总结出了八个“不可思议”。

同样作为战斗力强悍的军人,德国人表示,他们很难理解志愿军为何会有战争时期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军事研究员

那么,德国人的这八个“不可思议”,到底都是些什么呢?

第一个不可思议:志愿军的开战决心。

在朝鲜战争开战之初,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认为中国可能出兵。

即使是中国外交部已经多次表明立场后,情况仍是这样。

美国的统帅麦克阿瑟更是声称:中国不可能出兵,因为中国没有空军,贸然入朝只会带来一场屠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麦克阿瑟

而在中国内部,不同意出兵朝鲜的人,也是多如牛毛,其中不乏党政军界内的精英,他们的理由,也是非常充足的。

在经济上,有人列出了详细的数据:

1949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80亿美元,而美国的这一数字则是2700亿美元,双方的差距达到了15倍。

工业生产上看,1950年中国钢产量为61万吨,而美国的这一数字则是8772万吨,双方的差距达到了143倍。

建国初期的钢铁厂

就算是从中国最为强大的农业数字来看,中美双方的差距仍然巨大,当时的中国人均粮食产量是300公斤,美国则是达到了一吨以上!

如果将这种差距体现到军事上,那么差距就更加巨大了。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凭借自身远离欧亚主战场的优越位置,成为了世界兵工厂,武器生产能力冠绝全球。

战争结束后,美国仍然拥有超过20个航母编队,一百余艘的大型舰艇,以及数千辆坦克、上万架各式军用飞机。

美国军舰

而以上的这些武器,不但全都配有充足的弹药,军事科技上也是世界的顶尖水平。

反观中国军工,此时只能用“百废待兴”来形容,除了能生产一些轻武器、大炮之外,机械化重兵器和飞机、舰艇的生产能力几乎为零。

就是现有的武器,也大多是从以前的敌人手里缴获的,老化严重,在外国人看来难堪大用。

如果从账目上来计算,中国和美国差距确实太大,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如果有人说中国敢于插手朝鲜战争,确实很难让人相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初期的工业

但是,毛主席、周总理、彭老总等人却力排众议,坚决出兵朝鲜。

这个决定,用毛主席的两句话说,就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和“不能置之不理”。

不管是为了自身和平发展的空间,还是为了国际道义,中国都必须出兵。

如果说毛主席等人的,仅仅是政治家的眼光的话,志愿军兵将对自己领导人的支持,更是让人惊叹。

假如换成外国,如果士兵觉得自己所执行的命令过于艰苦,是有可能拒绝执行的。

但是中国的兵将,在毛主席确定了进军原则后,就立刻形成统一的声音,对进军朝鲜再也没有丝毫犹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而国家的其他单位和个人,即使自己并不同意出兵,或者本身也有着巨大的困难,但只要国家的方针确定了,他们也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抗美援朝中来,没有丝毫怨言。

官兵上下、军民上下这种整齐划一的动作,是所谓“民主”制度下的西方根本无法想象的,所以这一点,也就成为了德国军事研究人员的第一个不可思议。

第二个不可思议:志愿军的情报系统

中国历次战争的胜利,都离不开情报工作的支撑,抗美援朝战争同样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的情报战

早在1950年6月26日,也就是朝鲜战争正式爆发的第2天,毛主席已经指示有关部门,要随时获取朝鲜方面的最新情报。

随即,便有大量的情报人员进入朝鲜,将朝鲜的山川地形、气候变化和美国部队的装备情况、运动路线情况调查得清清楚楚。

也就是在这些情报的支持下,志愿军入朝才能够有条不紊,处处料敌机先。

同时,志愿军优秀的军纪,也让他们赢得了朝鲜百姓的衷心拥戴,继而从他们的身上了解到了很多侦察兵难以提供的情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百姓拥戴志愿军

有了这些精准的情报,志愿军打起仗来自然得心应手,半岛的山川河流,甚至大风大雪,都有可能成为志愿军的武器。

到了战争后期,志愿军还通过精准的情报,挫败了敌人的多次渗透奇袭。

相对地,美军虽然仗着自己的高新技术,也得到了不少情报,但是却始终觉得自己在志愿军的掌握中。

以至于战后,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不无尴尬地说:

在这场战争中,我们自以为什么都了解,但其实却什么也不知道,而我们对手,却掌握了我们的一切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歇尔

而德国人的情报获取手段,与美军几乎如出一辙,那么自然,他们也会对志愿军的情报系统感到不可思议。

第三个不可思议:志愿军严明的纪律

和中国的人民军队相比,外国士兵的军纪,始终是处于半废弛的状态。

他们的领导人笃信一条:只有让士兵的欲望获得满足,他们才会在战场上给自己卖命。

以美军来说,他们就非常放任士兵欺压当地百姓的恶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散漫的美军

在当时的汉城,暴力、强暴事件时有发生,甚至他们在撤离汉城时,还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将这座城市的生活设施全部捣毁。

放纵的军纪,并没有给美军带来强悍的战斗力,相反让他们成为了骄兵悍将,一旦战事不利,就会十分难以控制。

与之相比,中国军队的军纪是非常严明的。

早在国内武装斗争时期,我军就有了“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

对于百姓的爱护,对于命令的尊重,已经被写入了每个战士的思想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

那么自然,朝鲜百姓也爱戴这样的部队,因此在志愿军遇到困难时,总是会出手相助,帮助队伍渡过难关。

所以,不管上级下达的命令有多么难以完成,志愿军战士都会全力以赴。

飞虎山阻击战,志愿军没有吃的,就啃着石子跟敌人打;

长津湖战役,上万名志愿军被冻死,而去世前,他们也是毫无怨言;

汉江、铁原两场阻击战,志愿军战士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在近乎全部打光的情况下仍然死战不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江阻击战

严明的军纪,不但让志愿军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还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从不退缩,这是那些靠着放任战士欲望,进而获得战斗力的外国军事人员所无法想象的。

第四个不可思议:志愿军的夜战能力

世界上的其他军队,如果可能的话,都会尽量避免夜战,因为夜战既违背人的生理规律,又不利于军官对部队的控制。

但是,志愿军最为擅长的,却正好是夜战。

志愿军夜袭

在红军时期,和八路军、解放军时期,中国军队就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夜战战法,让自己的对手吃尽了苦头。

进入朝鲜之后,夜战仍然是志愿军的法宝。

在很多次战役中,志愿军突如其来的夜间进攻,经常能打得对手措手不及。

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就是在云山发动了夜袭,进而在初次面对美国部队的时候,取得了一场歼敌两千余人的大胜;

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也是趁夜发动攻击,一举击溃了敌人的北极熊团。

北极熊团团旗

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每天都是白天在坑道里躲避炮弹,晚上发动夜袭,夺回失去的阵地。

这种行动规律后来成为了常态,让敌人在半个多月里没有丝毫进展。

由于夜战之时能见度差,敌人的飞机大炮使不上劲,所以双方的战斗力被拉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而往往这个时候,敌人在意志力和单兵能力上的缺失,会被志愿军放大无数倍。

美军的士兵,因此经常叫苦不迭,甚至到了战争后期,他们已经被志愿军的夜战打出了心理阴影,于是就有了那句著名的话:“月亮是中国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军夜袭剧照

如此喜爱夜战,也如此善于夜战,这同样是传统的德国军事人员觉得不可思议的。

第五个不可思议:志愿军几乎完美的坑道体系

在战争初期,由于志愿军没有自己的空军掩护,对敌人的空袭没有任何反击手段,因此承受了大量的伤亡。

面对美军猛烈的炮火和空袭,志愿军按照国内经验修筑的野战工事,难以起到防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