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夏季,来杯冰凉解渴的饮品真是太爽了!

但前段时间,有消费者称购买了冰咖啡后,竟发现里面的冰块“发霉长毛”。

啥,冰块还会发霉?

该事件也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发酵起来,引起众多网友热议。

有网友对此表示质疑:“活了这么久,第一次听说冰块也会发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发现冰块疑似发霉

也有网友认真分析起了原因:“要么是过滤水太脏,要么就是员工偷懒,制冰机一直没清洗过。”

还有网友分享起了过往的相似经历:“难怪之前喝了几次都拉肚子,还以为是自己的原因,原来是冰块不干净……”

饮品里的冰块问题屡屡出现问题,消费者还能放心喝吗?

01■

冰块污染来自哪个环节?

一些人可能会认为,冰是水的“固态化”,加之长期处于低温环境,并不利于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发展。

利用纯净水制成的冰块,的确不会发霉。然而,冰块污染的原因受多方条件影响。也有检测发现,加冰块的奶茶,其菌落总数明显高于不加冰的奶茶

那么,饮品里的冰块究竟是怎么被污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01制冰、存冰的设备被污染

制冰机或储藏冰的冰箱、装冰容器、管道过滤器的滤芯、盛冰用的铲子等等,如果这些部位没有按规定开展定期清洗和消毒,都可能造成污染。

除此之外,开关制冰机时,也可能会有异物飞入机器中,导致冰块中出现异物,增加了被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02制冰水源不卫生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冷冻饮品和制作料》(GB 2759-2015)的相关规定,制冰用水应该是经过消毒的安全的饮用水。

但如果制冰水中本来就有微生物,制出的冰细菌总数超标、有致病菌或病毒的概率就很大。

03人为因素

例如操作不当,相关人员在制作饮品时,其他乳制品或原材料不慎落入制冰机、储冰容器内,也可能导致冰块发霉。

总之,制冰水源、制冰设备、存储条件、人为操作以及清理消毒等等,这些环节都可能成为冰块发霉长毛的诱因。

作为消费者,每天都在摄入各种各样的食品,其中不乏一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这也是为何,大众在奶茶、咖啡的冰块上如此较真。

作为品牌,特别需要在产品的生产、质检与销售流程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检测,且一定要细化并不断优化,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规避此类事件发生。

02

杯中“异物”

真的是冰块发霉了吗?

如今,随着咖啡消费频次的增加,人们对咖啡这一饮品的种种细节也越发重视。

冰块里的“异物”,真的是“发霉”了吗?

翻看在社交平台,不少消费者发帖称,其在饮品的冰块内发现有异物,这些异物有的看起来像是白色结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发帖询问

因为不知道异物具体是什么,该话题引起网友关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及对含冰饮品的担忧。对此,不少消费者跟风称,“这就是冰块发霉”。

但事实上,有些情况并非“发霉”。

一般情况下,咖啡门店使用的方型冰块是空心的;而在制作饮品过程中,以及等消费者将产品拿到手上时,空心方块冰块外层冰会融化,就也导致咖啡液会随空隙进入冰块里面,在视觉上就会令消费者感到有“异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评论

就此,不少咖啡品牌也回应了网友的质疑。

瑞幸咖啡在经过核实后,回应称:“因为冰块是空心的,制作饮品时,冰凹槽面朝下,空气进入或泡沫进入凹槽,光线透过冰块折射,视觉上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搅拌后会消失,可放心使用。”

库迪咖啡的客服也曾回应表示:“制冰过程中会与空气接触,由外而内凝固时,内部空气就会转换成气泡,也即是肉眼看到的白色部分,并非外来杂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品牌回应冰块质疑

Manner咖啡也回复过:“由于制冰机的冰块是空心的,在员工倒入咖啡液后,咖啡液的油脂进入冰块所造成的现象。”

消费者提出问题,品牌核实后积极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也让更多不知情的消费者了解到冰块为何“变异”。在后续“咖啡冰块有异物”的贴文下,不乏网友们主动解释。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保障与监管食品安全也需要人人参与。

不仅品牌必须认真履行食品安全职责,及时防范并且做好有关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也需要对食品安全问题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同时,消费者也需要有理性的判断,切忌跟风,避免一些因误会而造成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