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俄罗斯使用弹道导弹袭击了位于乌克兰东北部波尔塔瓦州的米尔哥罗德空军基地,该基地距离前线约150公里。在侦察无人机的引导下,成功摧毁一架乌克兰空军的苏-27战斗机,此次行动被视为乌克兰此前击伤苏-57原型机的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侦察无人机传出的视频可以看到,在打击之前,被袭击的停机坪对面有一堆碎片,不知道是不是此前的袭击摧毁的战斗机,侦察无人机在确认好苏-27战斗机的位置后将坐标传给后方导弹部队。在无人机切换回高空视角几秒后,一发伊斯坎德尔-M短程战术弹道导弹成功命中,停机坪发生剧烈爆炸,随后镜头再次聚焦,浓烟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侧停机坪上有一地碎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袭击的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导弹命中后浓烟四起

米尔哥罗德空军基地是乌克兰空军第831战术航空旅的驻地,第831战术航空旅的前身是苏联空军第831联合航空团,1985年成为苏联空军第一支装备苏-27战斗机的前线部队,1991年乌克兰独立后,该部队向乌克兰人民宣誓效忠。1992年乌克兰空军成立后成为最大的苏-27战斗机部队,20017年该部队更名为第831战术航空旅,在俄乌战争爆发前该航空旅拥有28架苏-27战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8日,乌克兰使用无人机袭击了位于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州阿赫图宾斯克的俄罗斯第929国家航空航天和研究中心,造成1架苏-57原型机受损。双方这种互爆行为凸显了战斗机保护问题,1架战斗机被毁造成的损失足够为多个机场修筑混凝土机堡,而俄军在乌克兰无人机飞行超过600公里仍未能发现暴露了严重的防空问题,这一情节倒是有点像冷战时期的红场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袭击的苏-57原型机

苏-27“侧卫”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一种双发重型空中优势战斗机,是针对美国F-14和F-15设计的竞争机型,于1977年完成首飞,1985年正式进入苏联空军服役,作为当时苏联空军的精英战斗机,在苏联解体前仅出口给了中国。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驻扎在其境内的67架各型号苏-27战斗机,之后曾向非洲和美国出售过几架,到俄乌战争爆发前仅剩下34架苏-27战斗机具备执行任务能力(此外还有大约25架处于封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开源组织Oryx统计(亲乌信源),开战至今乌克兰空军共损失13架苏-27战斗机,这些都是可视化损失,真实损失比这一数字要大。不过由于腐败问题,本该用来采购零件的费用被挪用,导致这些战斗机很少再露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米格-29不同,乌克兰的苏-27战斗机是真正的打一架少一架,即使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向国外出口了不少,这些战斗机也没有被西方结盟的国家装备,所以无法获得援助。相反,乌克兰已从波兰和斯洛伐克等国获取了一定数量的米格-29战斗机,再加上本身拥有庞大数量的库存,因此成为乌克兰空军在战争中的真正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K720“伊斯坎德尔-M”是俄罗斯机械工业局设计的一款高超音速短程战术弹道导弹,由沃特金斯克机器制造厂生产,2006年开始服役,是俄乌战争期间俄军使用次数最多的导弹之一。导弹全长7.3米,弹径0.92米,重4.6吨,可根据任务需求携带710公斤到800公斤的弹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弹采用单级固体推进剂,最大射程为400到5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5.9马赫,采用惯性制导和地形匹配制导技术,圆概率误差5到7米。该导弹还有一个著名的衍生空射型号,即Kh-47“匕首”高超音速空射弹道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