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张正茂,近期将去往学校设在哈萨克斯坦的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调研,同时帮助国内企业与哈方协商在当地落地面粉厂和小麦种植项目。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沉淀,我们与当地政府、农场主和中国企业共同探索出了一条‘科技引领、企业主体、多方协同、市场导向’的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路径。”张正茂说,“我们和其他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相关机构的农业合作,从以往单一的技术合作,转变为一种在全产业链上的‘互嵌式发展’新格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哈方的深入合作,得益于2019年在陕西杨凌设立的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5年来,该基地发挥农、科、教资源优势,聚焦培训交流示范功能,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科技推广模式,扎实推进上合组织国家间务实合作。

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相继建成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现代农业交流中心等平台载体,还开展了68期技术培训,培训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官员和农业技术人员超过2200名,组织的各类农业技术专题讲座吸引超4万人次在线学习。

不止于农业交流合作,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还打造了文化交流平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2021年成立的留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支教团,长期在陕西省合阳县的多所乡村小学开展“线上+线下”的英语口语课支教活动,受到当地好评。

曾任留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支教团团长的巴基斯坦人孔昊说:“孩子们从开始腼腆、羞涩,不爱交流,到后来主动与我进行交流。我很开心他们有这样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6月12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中国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陈波在2024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年会暨杨凌论坛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姚友明 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自国说:“农业合作把各方优势结合,践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助力上合组织国家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记者姚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