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十年代初,陈赓的遗孀傅涯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的信,当她打开这封信的瞬间,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信是小妹写的,信中尽诉了在台湾和美国的家人对姐姐的思念之情。

但当时,大陆和台湾关系还处在紧张之中,即使再思念,也只能把这种思念之情放在心中,无法见面诉说衷情。

在陈赓去世31年后,大陆和台湾关系有所缓和,两岸开放可以探亲了

此时的傅涯已是七十四岁高龄,她不顾自己的高龄执意要去台湾,要去与自己的亲人们见面。

当飞机稳稳地在台湾机场落地后,傅涯缓步走下飞机,面前的一切让她瞬间呆住了,机场外一排停了十几辆汽车,而看情形都是来接她的,她真不知该上哪辆车了

傅涯为什么会有这么车来接傅涯呢?

傅涯初识陈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年仅十九岁的傅涯带着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延安参加革命的大哥的召唤下,毅然辞别了父母家人,奔赴圣地延安参加革命,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与家人的这一别再相见已是五十多年后,而与父母则是永别

当时傅涯还叫傅慧英,傅涯是她来到延安后改的名字,因为她知道革命是很危险的事,她不想连累父母家人

次年,经过组织的严格审查,傅涯进入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生性活泼、多才多艺的傅涯就被分配到抗大总政文工团工作。

文工团当时经常去各军区进行慰问演出,而傅涯就是在一次慰问演出中结识了她后来的丈夫-陈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0年5月,傅涯所在文工团在山西蟠龙镇进行慰问演出,而此时,负伤的陈赓正在文工团王团长家养伤,当时的陈赓除了身体上的伤痛外,还有心中的悲痛,他的妻子王根英在1939年3月被凶残的日本鬼子杀害了,他至今还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

老战友们看着陈赓老是沉浸在对亡妻的怀念中,都很着急,就商量着给陈赓介绍一段新的感情,让他能赶快从悲痛怀念中走出来

文工团王团长是比较积极的一个,他所在的文工团有很多优秀的女战士,他决定给老战友多多创造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天文工团在表演前,突然发现缺少一些道具,王团长派三个文工团女战士去自己家取的事情

当然,当三名女战士到团长家后,就看到了正在团长家养伤的陈赓,文工团的姑娘们可都是很活泼很大方的,陈赓的威名她们早就如雷贯耳,今天见到本人,姑娘们怎么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她们可是最愿意听英雄讲战斗故事的

陈赓面对姑娘们的热情不好意思拒绝,随后他就给姑娘们讲了他在一次战斗中受伤装死逃过一劫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讲述的故事引起了其中一个姑娘的关注,这个姑娘就是傅涯,她觉得陈赓很有意思也很坦诚,他们之前也听过不少人讲述战斗故事,但几乎每个人都讲述的是能表现自己英雄气概的故事,只有眼前这个男人讲述的是负伤后为了活命的囧态,傅涯对这个男人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等三个姑娘拿着道具刚刚离开,王团长就进门了,一进门就笑着问:“老战友,刚才那三个姑娘怎样?”

陈赓瞬间就明白了,这是老战友特意为自己安排的“相亲”节目,他知道这是老战友的好意,认真想了想后,说:“那个梳齐耳短发的姑娘很不错。”

三个姑娘中只有傅涯是短发,王团长知道了老战友的心意,之后就开始给陈赓和傅涯创造相处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