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说,美国原本计划将针对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禁令——《生物安全法案》,纳入《2025年国防授权法案》修正案,但这一关键步骤现在被取消了。有分析人士认为,“《生物安全法案》的立法基本没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上个月,美国众议院的一个监督和问责的小组,还召开了关于这个提案的听证会,当时以绝大多数的支持票通过了。今年3月,美国参议院的国土安全委员会,同样以绝大多数的支持,通过了这个提案。

为了美国企业不再和药明康德等中国公司合作,美政客在讨论这个法案的时候,几乎没人提到药明康德这样为美国的生物技术、制药行业乃至病患所做的贡献。要知道,药明康德在美国医药界有着非常关键的地位,很多治疗白血病、艾滋病等疾病的药,都离不开它提供的成分。

从今年1月开始,美国国会就提出了《生物安全法案》,说是“药明康德这样的中国公司,可能会对美国的知识产权,以及美国人的个人基因信息,造成威胁”。如果该法案最终通过,那么美国的生物医学公司,就不能和“与中国政府或其它某些外国政府有关系”的中国公司签约。当时,这些中国公司就都否认了,“对美国构成任何威胁”的说法。

不过,现在看来,这法案要成为正式法律还很早,因为在立法过程中存在不少“绊脚石”。有美国分析师指出,“由于国会的议程排得很满,这一法案可能在美国总统大选前,都很难有定论。再加上,错过了这次《2025年国防授权法案》的‘便车’,今年法案最终通过、生效的机会就大大降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虽然目前这法案还没成气候,但这并不意味着将来就不会有变化。该法案最终能否成为正式法律,充满着很多不确定性。美国未来的制裁行动,还得看中美两国关系的整体发展。而很多美议员为了拉票,提出的相关法案,可能并不是基于客观和专业的事实,也并没有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但出于“政治正确”,他们越是强烈反对中国,就越能帮他们在选举中博得更多选票。然而。每年美国众议院提出的众多涉华法案,能最终落地的只是少数。

与那些只追求选票的美政客不同,美国的制药行业对《生物安全法案》的推进深感担忧,很多制药行业的高管已经站出来反对了,他们担心,如果与中国的生物医学公司突然“脱钩”,可能会让药物研发工作延误好几年。

坐落在西雅图的海湾制药就表示,他们和中国公司合作已经多年了,如果换掉合作伙伴,可能会让生产工作推迟两年。他坦言:“不能因为反华情绪过强,就做出不正确的决策”。

美国生物技术创新组织,还在近日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124名美国生物医学公司的高管,有近八成的人至少和中国企业签订过合同或产品协议。这个美国行业组织强调,完全和中国企业“脱钩”,将会对数百万美国病患造成伤害。

美国全球生物技术工业组织,也对其成员进行了调查,了解与药明康德“脱钩”的具体影响。该组织的负责人指出,“对于那些依赖药明康德,来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公司,影响可能是最严重的”。他估计,转移这类业务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这样一来,突然切断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对美国自身的药物供应和病患治疗能力,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美国生物行业的专业杂志,还调查了105家生物技术公司,大多数公司认为,如果与药明康德“脱钩”,美国药物的开发速度,可能会“大幅放缓”。更有一半以上的公司直言,替换中国的药品企业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