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6月15日,央广网发布了一则消息,消息中介绍了一种有毒的虫子,皮肤一接触就可能会长水泡,如果不及时治疗伤处还有可能发生溃烂,提醒大家千万别碰!

而这种虫子目前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湖南益阳桃江县的果树林里面,这下很多果树都遭了殃,但有研究学者说这种虫子并不是单纯的害虫,在某些条件下它还属于益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很多农民朋友们对它都是“又爱又恨”的。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恐怖的鸡公虫·】—»

2024年6月,一则湖南农户发布的视频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视频中的农民称自家的果树园里面出现了大量的“鸡公虫”,据说这玩意的破坏性极强,花个半天内的时间就能啃光一棵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可以看到视频中一种黑色的长条形虫子正在地上爬动着,这种虫子不仅有毒还会飞,所以遇见了千万不能随意抓它,否则它在受到刺激之后很有可能会分泌毒液,送你两个“大红包”。

一些专家猜测,“鸡公虫”的爆发有可能有着比较复杂的原因,比如人们对其天敌的栖息地进行了破坏等,又或许是食物链某一环被人为介入之后引起的复杂生态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对于这件事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进行研究,还要深挖“鸡公虫”爆发的根源,这样才能防止未来发生同样的事情。

那么鸡公虫到底是什么虫,为什么如此恐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幼年是蝗虫杀手,成年后霍霍庄稼·】—»

鸡公虫是它通俗的名字,它还有个学名叫做红头芫青,属于芫菁科动物,平时喜欢成群结队地出来活动。

它的长相还是比较有特色的,浑身披着黑色的“铠甲”但却长着一个鲜红的脑袋,看上去就像带了一个头盔一样,还有非常纤细的脖子和修长的六条大长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苗条的身材决定了它是一种非常活泼好动的虫子,成年后它们会每天穿梭在喜欢的树木上面,一有时间就不停地吃,可以说是一个妥妥的“吃货”,食量惊人。

成年后的鸡公虫是一种专门吃各种植物的虫子,尤其深爱各种豆科植物和蕨类植物,还喜欢吃白花泡桐叶和合欢叶等,但它未成年的时候却是肉食性的虫子,尤爱竹蝗的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只鸡公虫在未成年阶段能吃掉60个到120个竹蝗的卵,可以说是控制竹蝗危害的“大功臣”。

竹蝗以竹子为主食,一旦新生长的竹子被它“霍霍”了,2年到3年之内都无法再长出新竹子,而且它们所到之处好似“风卷残云”一般,受害的竹林被摧残过后简直就像是被火烧过一样,失去经济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鸡公虫恰好就能避免这种竹林会面对的“灭顶之灾”,所以很多农户还是比较喜欢它的。

但这玩意成年之后就改吃素了,不仅对各种农作物危害极大,还会给下地干活的农民们带来健康上的困扰,所以这时人们又爱不起来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年的鸡公虫身长也就能长到个11毫米到17毫米左右,属于中小型的昆虫,但就是这种体型不大的虫子,却在进化中学会了用毒液进行“防身”。

毒液对鸡公虫来说是比较珍贵的,由于平时吃素和不需要麻痹什么“猎物”,所以毒液只有在受到惊吓的时候才会被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液体是黄色的,里面含有芫菁素,如果人们的皮肤不小心接触到了这种物质,轻则瘙痒,重则起水泡

此时应该赶紧用大量清水冲洗患处,然后及时去医院找医生诊断病情,根据严重程度决定用药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自己所在的地区出现了鸡公虫泛滥的问题,应该及时地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虫害的密切关注,根据上级的指示用药,减少人受到伤害的可能。

那么鸡公虫为什么会偶尔出现泛滥的情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能吃,又能生·】—»

鸡公虫除了能吃之外,还比较“能生”,可以说它的一生除了吃就是繁衍后代这事能拿得上台面了。

别看鸡公虫只是一种昆虫,人家对于“培养感情”这件事情十分热衷,当雄性鸡公虫在相中一位“爱人”之后,会爬到对方的背上进行试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雌性鸡公虫的反应在可控范围内,雄性鸡公虫就会用自己的触角卷住雌性鸡公虫的触角,然后不停地抖动摩擦,放肆地表示着自己对对方的喜欢。

如果这时候雌性的鸡公虫被打动,就会随着雄性鸡公虫一起“摇摆”,就像两只虫子总算跳起了交谊舞一样,雄性鸡公虫还会有规律地摩擦雌虫的背部,经过一番“感情培养”之后两只虫子才会繁衍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人们发现,它们的毒液芫菁素竟然会随着生殖的过程进行“转移”!

本来芫菁素这玩意在雄性鸡公虫的生殖腺内储存量比较多,随着交配的进行,这些芫菁素会来到雌性鸡公虫的体内,然后雌性鸡公虫还会将芫菁素留给自己产下的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交配过的雄性鸡公虫会失去70%左右的芫菁素,而雌性鸡公虫体内的芫菁素含量会上升个43%。

看样子这防身使用的芫菁素还多少带着点需要保护宝宝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雌性鸡公虫怀孕不久后就会产卵,一般卵需要1个月到2个月的时间卵才会孵化出来。

每年的夏末秋初是鸡公虫卵孵化的时间,孵化出来之后幼虫会在洞内呆半个月左右才出来,然后度过一个月左右的肉食性未成年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们行动迅速,会四处寻找竹蝗卵吃,如果找到卵块就会在附近暂时定居下来,看着“口粮”生活。

幼年的鸡公虫没有什么自保能力,所以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将自己的身体卷曲起来“装死”,蒙骗过敌人过后再逃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时间,鸡公虫幼虫会尽量将自己养得肥肥壮壮,而它喜欢的竹蝗卵又常常是块状存在的,所以吃饱肚子不成问题,这一身膘会为接下来的过冬做准备。

随着气温的变化,很快它们就会变成假蛹的形态,度过漫漫严冬,第二年4月进行一次蜕皮,然后就变成了真正的“蛹”,羽化之后才能成为一只“合格”的鸡公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鸡公虫出土之后就开始改吃素了,每天在循环自己的虫生---吃了睡,睡醒找爱人。

别看鸡公虫因为含有芫菁素不怎么受待见,但恰好是因为芫菁素它还成为了一种可以入药的虫子,在中医上还颇具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样子鸡公虫和某些中草药的性质也比较相似,用得不好就是毒,用得好的话就是“药”。

但不管怎么说,鸡公虫的泛滥也不是什么好事,它过于能吃,所以对树木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特别是成群的鸡公虫出现的时候也和闹蝗灾的感觉有的一拼,所到之处,满目疮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鸡公虫数量的变化也意味着生态食物链可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只有找到问题发生的源头,才能让更鸡公虫成为“益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