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发改委、省市场监管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江苏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创新试点,为江苏推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助力。

产品碳足迹是产品从原材料获取、生产、运输、销售到最终处置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可以引导企业节能降碳,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加环保的购买决策,提高全社会节能降碳意识。

江苏明确,要在电池、光伏、钢铁等行业率先探索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鼓励有条件城市探索开展风电装备、纺织品、输配电设备、绿色建材等特色产品碳标识认证,目前已经确定7个试点项目,涉及5个地区7个重点产业链。此外,江苏还提出,要全链条推动产品碳足迹的标准建设、核算、标识认证和应用场景开发。到2025年,出台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力争完成400个产品碳足迹核算工作;到2030年,全省产品碳足迹管理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完成1000个左右产品碳足迹核算工作。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沈杨 杨时盛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荔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