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扎三次的坐垫,前两次的孔洞已被苏女士贴上胶布。苏女士供图

本报记者 叶永春 见习记者 王澄阳

在苏州高新区新鹿花苑,苏女士刚给电动自行车车座贴上胶布,6月14日早晨去取车时,发现车座上又被扎出了个洞。这已经是近一个月来,她的电动自行车车座第三次被扎出洞了。

“我觉得困惑,这个人是对我有意见还是哪里我做得不对?接二连三地扎我的坐垫。”遇上这怪事,让苏女士心里发毛。

刚贴上胶布,又被扎了

苏女士平时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棚,位于新鹿花苑三期77号楼旁,靠近小区大门。在充电棚内,可以看到电动自行车停放有序,棚内挂有非机动车管理规定和消防安全要求指示牌。

可就在这么一个看着管理完善的充电棚内,苏女士的电动自行车却屡屡遭殃。“第一次我觉得可能是有人不小心,无意而为之,就没有多在意。第二次又被同样的手法扎了个洞,觉得像是蓄意的,在业主群反映了一下,没有回应,只能自己用胶布贴住。这次早上去取,发现又扎了个洞,真不知什么原因。”苏女士说。

电动自行车车座被扎后,苏女士拍下了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黑色的电瓶车坐垫上,总共有3个小窟窿,其中2个已被苏女士贴上了胶布,还有1个是新扎的。

让苏女士不解的是,同样停放在充电棚内,其他电动自行车都好好的,唯独她的车座接连被扎,而她自问搬到这个小区以来,并没有跟他人发生过矛盾,不知道是什么人偏偏要和她过不去。

悬在上方的监控,并没有记录

不想看到电动自行车车座再被扎洞,苏女士想通过监控找出真相。她前往小区的监控室,监控室工作人员却告诉她,充电棚内的监控装置并没有接入到小区的控制系统内,不过为了查找原因,工作人员调取了77号楼旁的路面监控,结果发现充电棚不巧处于死角内。

经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联系,找到了负责充电棚的公司,却被公司人员告知,苏女士想看的监控记录,暂时提供不了。原来,新鹿花苑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不同批次的非机动车充电棚是由不同的公司安装管理的,而苏女士停靠的车棚属于最早安装的一批,棚内的监控只支持查看实时情况,尚没有回看功能。

牵出的盲区,得及时消除

既然监控发挥的效果有限,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会安排安保人员加强对充电棚的巡查,但因扎车座行为极可能动静很小,安保人员不确保能找到“肇事者”。

电动车车座被扎几个洞是小事,我不希望上升到报警的程度,但不止一次被扎,其实也说明了一些问题。”苏女士认为,非机动车充电是需要相应的安全保障的,眼下时值夏季,火灾风险高,充电棚内的监控不应该是“花架子”,应该尽快升级,不光为了避免恶意破坏,还为了小区的生活安全。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会将苏女士的意见向上级反映。

目前,苏女士不得不暂时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其他地方,避免再遭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