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地区发展,交通先行。最近新开通的几条轨道交通线路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比如15日刚刚开通的上海超级环线高铁,将上海、江苏、安徽和浙江三省一市串成了一个环,而前不久开通的广东城际“四线”,更是串起了沿线的五座城市,并采用地铁公司“公交化运营”的创新模式,助力轨道交通跑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加速度”。那么,这些跨市甚至跨省铁路公交化运营是如何做到的,又会带来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5日上午10点27分,G8388次环线高铁列车从上海站出发,途经江苏、安徽、浙江,终点到达上海虹桥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级环线高铁将上海、江苏、安徽和浙江三省一市串成了一个环,为“轨道上的长三角”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珠三角,同样有一条城际铁路,也就是5月26日贯通的城际“四线”把大湾区的广州、佛山、肇庆、东莞和惠州五城连成了一条线,变成一座超级城市。其采取的“随买随进、随到随走”的公交化运营模式,更是大大简化了乘车环节。在刚刚过去的端午三天假期,广东城际“四线”共发送旅客数量13.7万、14.1万、19.7万人次,上座率平均达到339%,刷新了贯通运营三周以来的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城际铁路运营有限公司车站服务中心总经理朱小山告诉记者,早在2016年到2017年间,此次“四线”贯通的东西两条线莞惠城际和佛肇城际就已开通,由国铁集团运营。2019年,广州地铁集团成立全资子公司广东城际铁路运营有限公司,成为内地第一家拥有铁路运营资质的地铁公司。2019年至2021年间,中间两条线广佛南环和佛莞城际陆续建设完成具备通车条件,但一直没有运营,更没有打通堵点实现全线贯通。

朱小山:“难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多。第一,跟国铁集团,包括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花了比较大的精力去沟通;第二,在申请资质的时候,人员培训、人员资历,国家铁路局多次到现场来进行指导、核实;第三,跟地方政府的沟通也有一些困难。从国铁集团到地方运营,以前是地方、铁路各管一段,现在要融合发展。”

经过股权置换、人员调配一系列调整之后,今年1月23日,广州地铁集团正式接管佛肇城际和莞惠城际,并于5月22日取得了广佛南环和佛莞城际两条线的运营资质,5月26日,四条线路正式全线贯通。专家认为,“四线”贯通代表的不仅仅是轨道交通的硬联通,更是打破行业壁垒、贯通城市轨道运营权的软联通。

长期以来,我国既有普速铁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构成的铁路网络,也有地铁、有轨电车等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这两套系统分属于国铁集团和地方地铁公司运营,界限分明。而此次广东贯通的四条城际铁路交由地方地铁公司进行公交化运营,则给出了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那么,城际铁路究竟是如何实现公交化运营的呢?

中铁城建集团广佛环项目部总工程师闫国毕:“这个车站的闸机分为了两种,一种是公交化运营的闸机,主要用岭南通、羊城通,还有地铁卡、乘车码都可以使用。这一块是铁路12306的闸机,高铁票就是用这个闸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挂的是广州地铁标志,坐的是和谐号动车组,这是记者乘坐广东城际“四线”最直观的感受。旅客乘车既可以通过12306购票后刷身份证进站乘车,也可以使用全国交通一卡通、广州地铁App城际乘车码等多种方式进站乘车,不用对号入座,车票“当日一次有效”。记者随机登上了一辆开往佛山肇庆方向的列车,看到列车内部和普通高铁列车区别不大,但做了不少细节上的改变,如取消了小桌板,车厢尾部安装了成排的凳子,车厢中间安装了扶杆,靠过道的座椅安装了扶手,方便无座的乘客等等。此外,沿线多个站点还可以和国铁车站实现安检互认,与邻近的国铁、地铁车站便捷换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注意到,此次“四线”贯通最西端的城市是广东肇庆,其地处大湾区城市群边缘地带,经济发展在广东省及大湾区城市群中相对薄弱,属于产业转移型城市。“四线”贯通后,记者搭乘城际铁路从广州一路向西,一个多小时后就到达了肇庆,而此前乘坐普速列车最快也要2个小时。时空距离的拉近让这里的企业迎来了“向东看”“向东赶”的发展新机遇。

城际“四线”的开通给肇庆的文旅行业也带来了黄金发展机遇,当地积极探索“城际+旅游”发展新模式,努力把交通的“客流量”转化为旅游的“留客量”。

不仅仅是肇庆,城际“四线”39座车站给沿线城市的旅游业都带来增量,共同串联起了湾区旅游的新图景。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彭澎:“一个城市要建地铁是有门槛的,有GDP的要求、财政收入的要求等等。如果把地铁跟城际打通了,使没有通地铁的城市享受到地铁的幅射。比如中国的第一条城市之间的地铁是广佛地铁,第二条是上海通到昆山的地铁。现在在成都跟简阳或者西安跟咸阳都在出现这种发展态势,一些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发展的条件逐渐具备了。”

专家表示,目前全国多个都市圈、城市群都在轨道交通发展方面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面,加强跨区域合作。比如在长三角,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正在开始着手探索市域铁路的地铁化运营。由地铁公司运营市域铁路,这和广东城际交由地铁公司运营的模式类似,都属于轨道交通体制机制改革的积极探索。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1条市域铁路示范线路之一,机场联络线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随着地方成为市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投资主体,自主运营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提上日程。根据规划,上海未来通过市域铁路网,可将主城区与江苏、浙江的城际或市域铁路连接。

专家认为,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在进行创新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可持续发展。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投入使用的地铁公里数已经超过一万公里,大部分还要依靠财政补贴维持运营,但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的运营应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改变这一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宣布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跨省城际、市域铁路运营一体化。专家表示,这是在广东省省内轨道交通融合发展的模式之外,进行的另一种跨省市之间的区域性轨道交通管理的创新融合。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从大湾区到长三角,从双城到多城,从公交化到一体化,一个新的轨道时代悄然到来。区域轨道交通的公交化、一体化运营,是交通领域不断深化改革的有益尝试,它不仅需要铁路网络、轨道交通上的“硬联通”,更需要体制、机制上的“软联通”;不仅要打破行业壁垒、行政边界,更需要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破除条块分割。改革激发活力。区域轨道交通公交化、一体化运营,在带给沿线城市新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在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