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南频道

王玉兴、程明辉

麦收刚过,阳光强烈地炙烤着大地。

兰考县坝头镇的黄河滩里,一台旋耕耙正在紧张作业,破碎后的麦秸混合着泥土高高扬起。玉米播种机紧随其后,留下一条条整齐的犁痕。

张庄村村民闫春光正在抢种玉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闫春光家的院子。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去年,闫春光在这里流转了300亩土地,全部种上了麦子。由于是第一年种,今年他得收成并不好。

“一亩地能收个700多斤,加上秋季的收成,今年肯定不挣钱。”作为黄河边长大的农民,他太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了。“再养个三两年,把地育肥,夏秋两季,每亩挣个几百块,还是有把握的。”

“现在赶上好时候了,得加油干,认准了就要干出个名堂。”闫春光做事很认真。

闫春光早年打过工、办过养鸡场,折腾来折腾去,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的,还欠下不少外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光油坊。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变化,发生在2014年。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用5万元贴息贷款,继续养鸡。不同的是,这次他扩大了规模,养了3000只蛋鸡。一年后,挣了7万多元,闫春光信心倍增。

2015年,养殖规模增加到5000只, 2016年,增加到1万只…… 三年时间,闫春光养蛋鸡就挣了20多万元。

随着张庄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来村里参观学习的游客纷至沓来。“得让游客走的时候,带点咱们得土特产。”延春光琢磨着再干点啥。

2018年,投资50多万元的春光油坊开张营业,主打传统技艺压榨的芝麻香油,货真价实的产品很快赢得游客的信任,也逐渐成了网红产品。现在,春光香油每年都能给他带来一二十万的收入。

闫春光的光景,逐渐过得红火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净菜加工厂车间。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张庄村西南不远的村道边,一个净菜加工厂的车间内,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把洋葱掐头去尾切好,剥掉葱皮,打包装箱。

去年初,上级帮扶村里上马一个净菜加工厂,为预制菜企业提供源头产品,属于订单生产。

“这事咱得干。”闫春光找到村里,带头入股。

现在,这个净菜加工厂每天加工各类净菜10余吨,吸纳了村里30多人家门口就业,还与周边的20多个有机蔬菜种植合作社达成了合作意向。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张庄参观指导!”闫春光的爱人彭思思是村里旅游公司的讲解员,每天给游客讲身边的故事,讲家乡的变化,她乐此不疲。

300亩玉米播种完了,闫春光又开始张罗着浇水,巨大的喷灌机喷出细密的水幕,滋润着干渴的土地。新一季的收获,正在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