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陶瓷器贴金工艺最早发明和成功使用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里藏的一对“元·蓝釉贴金人马花草纹双耳瓶”,闲暇时,我会拿出来欣赏把玩一下。它高58厘米,肚宽26厘米,上口直径15厘米,底座直径17.5厘米,采用釉绘贴金堆塑模印工艺,瓶身内容描述了王昭君出塞的故事。釉色清丽,图案精美,极富艺术性。其中,描绘王昭君出塞的瓶身内容更是独具魅力,将历史与艺术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国元代文化的特别之处。

在汉朝开国之初,为巩固统治排除匈奴的侵扰,采用联姻和亲政策,汉元帝挑选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与匈奴联姻。传奇女子用她的智慧和牺牲精神为汉朝的稳定作出了贡献。在该瓷器上描绘的就是王昭君出塞场景,展现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王昭君身披华服,眼含泪光凝望将要远离的故乡,这些画面通过精湛的绘制技法,勾勒出了王昭君的优美形象和她胸有成竹的神态,展现了元代工匠对该历史事件的诠释和表现。这件王昭君出塞的“元·蓝釉贴金人马花草纹双耳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厚内涵及精湛制作水平。让人们在欣赏元代瓷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底蕴。

“双耳瓶”采用的是釉绘贴金堆塑模印工艺,我国是陶瓷器贴金工艺最早发明和成功使用的国家,在四川出土的唐代唐人墓俑上就贴有金铂。元末明初瓷器上的贴金工艺达到了顶峰,这种工艺体现了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材料的高度掌控能力,同时,此种工艺独特之处还在于其细腻的制作过程和璀璨的视觉效果,为陶瓷器物增添了一份华丽和珍贵的气质。清代开始使用金粉代替了金箔,金箔(贴金)工艺至此消失。

元·蓝釉贴金人马花草纹双耳瓶对中华文化史有着深远意义,众所周知,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化史中留下了最为光辉的一页,至今仍被广为诵读,元代在唐诗、宋词的巅峰基础上又开创了元曲时代,并多元化地诞生了新的元剧和舞台戏,瓷器工匠们在元朝舞台戏盛行下将舞台戏的场景浓缩于陶瓷瓶身。本瓶绘画内容的另一深层含义:元朝作为外族统治中原,其为巩固政权,将汉朝昭君出塞这类的历史故事搬上舞台戏和陶瓷,宣扬汉匈团结和民族交往,促进塞北和中原和平发展及人民的安居乐业。而这对“双耳瓶”也让到我家做客的朋友,在听了我的介绍后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茅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