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是很多孩子生病的祸根,通常是由于孩子脾胃虚弱、脾胃功能失调,导致的积食,长期的内热会引发许多疾病。

所以,这类孩子就要采用一些调理脾胃、消积食、清内热的方法。因为内热不清除,再好的苗也难以成长!

加上天气愈发湿热,更容易加重内热,所以,想让孩子少生病,清热就得及时。

那要如何去清内热呢?今天,特别邀请到宏韵中医儿科专家李兰铮教授,来分享他的调理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门诊来了一个8岁的孩子,孩子身材非常瘦小,家长说孩子平时的大便非常干燥,经常三四天才排便一次、小便颜色也偏黄、口气很重、平时挑食严重、食欲也很差。

李兰铮主任指出孩子是内热日久,伤到体内的阴津了

中医认为,热则伤阴,孩子阴津不足,就容易出现口气重、偏食、挑食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孩子长高。

所以,李兰铮主任的调理的关键思路就在于清热、养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辩证开出了一碗“小甜汤”:沙参、麦冬、冰糖、细生地、玉竹。(中医讲究辨证,一人一方,切勿私自用药。)

方中的生地、麦冬可以养阴清热,生津润燥。

解决了孩子内热生积的问题,调和脾胃脏腑的功能。很好的改善了孩子脾虚食欲差、挑食的问题。

北沙参、玉竹是养阴生津的要药。

加强生地、麦冬益胃养阴之力加大力度的改善了孩子脾胃功能差,便秘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孩子能不吃药就不吃药。

因此,日常生活中应以预防为主,家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少吃太饱。吃饭保持七八分饱,是养护脾胃的基本法则。

第二:少吃甜食。甜主滋腻,容易困脾,会影响脾胃的功能。

第三:少吃油腻。油腻的食物不好消化,过度滋补还会适得其反。

总之,孩子内热大,还是因为脾胃太虚,运化不够,导致身体长期郁热,所以,重点还是要系统的给孩子调理一下脏腑功能。

李兰铮教授长期从事儿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对调理改善孩子积食、脾胃问题等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