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今社会发展越来越快速的时代,迭代思维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推动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思维模式。可以说,无论是对个人还是企业,要想成事,都要有迭代思维。

一、什么是迭代思维?

一、什么是迭代思维?

迭代思维,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不断重复、反馈和调整来优化结果的过程性思维方式。它强调在现有基础上进行逐步改进,而不是一次性追求完美的解决方案。迭代思维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通过反复试验和验证来寻找最佳方案。

用更接地气的说法是,你想去远方,但你不可能一步迈过去;你想去山顶,但你不可能一步登上去。一个人想要成功,你需要无数步,每一步都可以被称为一次迭代,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每一次迭代都是为了逼近目标。

凡事先开局,不开局,就永远不得终局。开局可以不好,但要开,开了之后要记住还要不断进行迭代。

举个例子:小时候我们的目标是考个好大学。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需要先上幼儿园,然后上小学,接着上初中,然后上高中,最后才是上大学。这就是迭代,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让我们不断接近我们上大学这个目标。

然而很不幸,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后,我们很多人把这种思维扔掉了。我们开始心急,总想一步迈到远方,一步登到山顶。很可惜,我们做不到,所以很多人开始迷茫,不停地换工作,却都不如意,很多人到30岁就给自己下了一个定论:唉,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在使用迭代思维时,有以下3大核心:

  • 敢于开头:迭代思维要求我们敢于开头,哪怕刚开始我们没有完全准备好,也要走一个头,否则就错过了时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快速适应: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迭代思维要求我们具备快速适应的能力。它要求我们能够迅速地捕捉到社会、市场、用户的变化和需求,并快速地调整我们的策略和方向。
  • 持续改进:迭代思维的核心特点之一就是持续改进。它要求我们在每一次的迭代中都要对之前的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这种持续改进的精神,要求我们能够不断地优化和完善我们的产品、服务,及我们的人生。
二、迭代思维的应用

二、迭代思维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个人成长

对于个人成长,迭代思维最重要的一步是开局:没有出发,就无法抵达

“得到”APP联合创始人、CEO脱不花说:“人生总有很多左右为难的事,如果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那么,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赢。因为如果不做,这件事就永远是停在脑中的‘假想’,由于没有真实的反馈,诱惑会越来越大,最终肯定会让你后悔。而去做,就进入了一个尝试、反馈、修正、推进的循环,最终至少有一半的概率能做成、不后悔。”

人生的很多阶段中,很多人本来都有能做成一些事的机会,结果却在反复推演和漫长的纠结中让时间溜走,让机会变成别人的,最终让自己后悔。很多做成事的人在做那件事的时候,胜算可能反而不如你大,但人家敢想敢干,就这么干成了。

做大事者不纠结,成大器者不磨叽。那些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赢。先干起来,才能一步一步逼近成功。如果你不开始干,你脑子里就都是在论证“要不要干”。而你一旦开干了,你就开始了对“怎么干好”的论证,也就是你一旦开局了,就进入了迭代模式,每多干一步就离成功更近一步,因为问题都是在做事的过程中一个一个被解决的,空想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所谓成事,就是用鲁莽定律开局,用迭代思维持续行动。当有了开局,迭代思维就是低成本试错,观察结果,迅速获得反馈,及时修正,快速迭代,完成比完美重要得多。

同样,以此类推,我们在工作中,先搭出框架,初步填充,再根据反馈进行升级,通常是最有效的完成工作的方法。很多职场新人做事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苛求完美,总想一次“做到完美”。其实仔细思考一下,以职场新人的经验阅历,一次交付一个完美的产品或报告是非常难的,不如先交个80分的作品,然后在领导、同事、客户的反馈中优化它,这样更有效率。任何时候都要有迭代思维,也就是“先完成,后完美”。

为什么很多人没有迭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