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天焕和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

1943年秋,晋察冀根据地的天气早早地就变得寒冷起来。不久后,日军就开始对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期间,晋察冀边区政府公安局局长李天焕,负责保护聂荣臻等领导人向安全地带进行转移,怀有身孕的妻子刘谏也忙着组织群众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刘谏被敌人包围,和肚子里的孩子不幸壮烈牺牲。

听到消息后,李天焕捂着嘴,难掩极度悲伤的心情,一个人跑到塘河边的山坡上,跪在地上,对着妻子牺牲的方向大哭不止,哭声震动天地……

1961年,在李天焕的指导和参与指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胜利完成了内卫和边防任务:

在内卫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参加了380多次批判作战,逮捕歼灭了叛匪1.23万余人,使国内的环境基本实现了和平稳定,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天焕中将

在边防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抓捕了来自国内外的特务、间谍和其他反革命分子4430人,让东南沿海地区的百姓获得了安宁的生活环境,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11月,在李天焕的推动下,公安部党组向中共中央呈递了《关于改进人民武装警察领导体制的报告》。23 日,中共中央作出批示:

“人民武装警察番号可不改变,建制仍属公安机关,领导体制由军事系统和公安机关实行双重领导。”

说起来,这个报告的形成,是因为在指导人民武装警察执行内卫、边防的工作过程中,同一性质的内卫和边防任务,同时由军队、地方人民武装警察两个系统担负,难以协调统一,导致中央军委关于把这支武装力量“应当作为一支军事部队来建设”的指示,很难得到落实。

12月 12 日,公安部发出《关于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领导机关正式成立的通知》,李天焕担任第二政委,实际主持政治工作。在这件事情上,李天焕的功劳是很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在批阅报告

这年冬天,公安部向中共中央呈递了一份报告。接到报告后,毛主席看得十分仔细。想到在李天焕的领导下,公安部的政治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毛主席非常满意,提笔在报告上作出批示:

“李天焕是个好同志,他在公安部队干得很好。”

1962年1月,全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领导机构成立,被命名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其建制归属公安部,由中央军委和公安部双重领导。

1963 年 1 月,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恢复了原来的番号,改称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李天焕继续主持部队的政治工作。

在任上,李天焕狠抓政治整军、认真落实审查清理工作,巩固了公安部队的纯洁性。另外,在李天焕的领导下,公安部队先后开展了“五好战士”和“四好连队”等活动,组织部队学雷锋、学“好八连”,多为人民立功劳,并积极参加“全军大比武”活动,受到了毛主席的赞扬。

同年秋,为了对沿海地区作乱的美蒋特务形成有效打击,李天焕不辞辛劳,亲自深入到沿海的边防哨所视察,实地研究对策,并召开了由“六省一市”参加的边防工作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天焕旧照

会上,李天焕直击对特务的斗争重点,调整兵力开展军民联防活动,并加强了部队的装备,形成了具有中国革命传统特色的人民边防。

当年,这里的军民便将在沿海登陆的十几股特务,全部消灭干净,保护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当地民众的赞扬。

说起来,李天焕不是第一次在公安系统任职。早在晋察冀边区,他就担任过边区政府公安局的局长。这与他早年锄强扶弱的侠客梦想,是非常吻合的。

1912年10月24日,李天焕出生在湖北省黄安(红安)叶河乡大山岗村一个佃农家庭。

黄安是著名的革命摇篮,革命的事件非常多。在16岁的时候,李天焕便经常梦想着自己是一个侠客,对那些欺压百姓的土豪劣绅,就地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为中将的李天焕

在盛夏的一天,正在地里锄草的李天焕,看见远处有一个大轿子走在后面,前面是一个挂着驳壳枪的保镖,正在大摇大摆地向这边走来。

看着颤颤悠悠地走过来的轿子,李天焕就知道了在轿子里坐着的,是地主李天熬的父亲,也就是附近有名的大恶霸。这一点,绝对不会错,因为在这一带,只有李家有这样的排场。对此,李天焕在心中想:“呸,这个大恶霸,怎么不叫雷劈了呢!”

就在李天焕心中充满仇恨的时候,轿子已经来到田埂边,正准备穿过。这时候,突然从稻田里冲出来一个壮士,将手里的一大块泥巴掷出。说时迟那时快,那块泥巴直接打在那个保镖的脸上。

那个保镖还没反应过来,便被壮士摁在地上,顺手夺了驳壳枪。“啪,啪,啪……”,几声枪响后,轿子里流出了一滩浓血,大恶霸当场死亡。

李天焕还没回过味来,那位壮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虽然,李天焕不知道那位壮士的姓名,但对他的背影却记忆尤深,对他有胆有识、为民除害的高大形象,充满了敬佩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赐吾画像

后来,李天焕从他人的口中得知,那位壮士就是红军派到黄麻地区,开展工作的共产党员赵赐吾。不久后,在村外大枫树下,李天焕认识了这位仰慕已久的大英雄。

对于李天焕的率真、诚实,赵赐吾十分欣赏。后来,赵赐吾、甘济时和吴光浩等人,便经常出现在李天焕家,秘密开展革命工作。

期间,赵赐吾给李天焕讲了许多革命的道理和共产党的主张。在赵赐吾等人的教诲下,李天焕逐渐认识到了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和土豪劣绅的反动本质。此后,对于赵赐吾、吴光浩等组织举行的反帝、反封建示威游行,李天焕总是十分支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后来,赵赐吾等人秘密建立了农民协会,李天焕也经常参加他们在晚上举办的农民会议。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李天焕对革命的认识更加深入。在赵赐吾需要情报的时候,李天焕总是主动前往县城和集镇,在土豪劣绅堂院,红枪会、黄枪会等民团驻地侦察,收集好情报,交到赵赐吾的手里。因此,李天焕多次受到赵赐吾等共产党员的表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排左三为李天焕

有一次,在袭击马家畔时,根据李天焕侦察到的敌情,赵赐吾命令游击队打开马家畔的大门,缴获了6支步枪,100多余发子弹,只打了一颗子弹,就取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战后,赵赐吾表扬说:

“李天焕年纪最轻,又刚来袭击队,就担负这么重的任务,应该评为第一功。”

这一时期,国民党军和反动地主武装在这一带非常猖獗,经常到村里“清乡”,杀害村里的革命群众。每次“清乡”,他们都会抓捕革命先进分子,烧毁村里的房屋,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一天,在清乡团团总李天熬带领下,国民党第八十九师派出一个连,对叶河乡一带进行“清剿”。收到消息的村民们,纷纷到大山洞藏身。

敌人没找到群众,便放火烧山,在大山洞中躲避的乡亲们受不了浓烟,被逼了出来。见有村民出来,敌人下令开枪,将出来的村民射杀。

当李天焕的母亲赵圣女抱着刚满4岁的三儿子李满堂冲出火海时,被国民党士兵抓住。穷凶极恶的李天熬,从赵圣女的手中抢下李满堂,举起来便扔下悬崖。随后,国民党士兵把赵圣女吊起来,打昏后带回去关进牢房。对于这样的变故,李天焕非常悲痛,下定决心报仇雪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天焕(左一)在前线观察

这年秋天,在李添忠、李自锦介绍下,李天焕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加入了革命的队伍。此后,李天焕历任了共青团黄安县委委员、桃花区委书记等职。

1929年,李天焕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李天焕参加了工农红军;这年冬天,李天焕被调到红十二师政治部,担任了组织科长,逐渐成长为红四方面军的优秀干部。

1932年,蒋介石集结了重兵,大举进攻红四方面。8月,县城陷落后,红军转移到七里坪一带。此时,在上级的命令下,红十一师留在悟仙山地区,开展游击活动。

期间,经过对敌我态势的研究,红十一师政治部秘书长李天焕决定将师部机关所有的勤杂人员编成两个班,依托环绕的围墙与敌人血战,最终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对这次惨烈的战斗,杨成武说:

“在坚守悟仙山阵地的时候,李天焕带领师部机关人员,顽强抗击,同敌人肉搏,声震山谷,河水变色,杀得敌人狼狈溃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天焕(三排左二)和战友们的合影

此后,李天焕历任了红三十军秘书长、第九十师政治部主任、红三十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后来,李天焕又随李先念和程世才等人,一起转战了祁连山,到达新疆,最后回到延安。可以说,李天焕见证了红四方面军发展的整个历程。对此,杨成武说过:

“在身陷强敌围困的险境,生活艰难至极的情况下,天焕同志毫不灰心丧气,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念,以身作则,谈笑自若,以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感染鼓舞部队……天焕同志与李先念、程世才等领导干部一起,从枪林弹雨和生活的绝境中,为中国革命带出了800余名势可燎原的火种,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历史篇章。”

1939年,李天焕来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担任了冀中军区四分区政治部主任。3月,冀中军区召开第一次政工会议。会后,李天焕严格落实政策,为四分区部队建立八路军的政治工作制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40年,李天焕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第五分区政委,配合司令员邓华开展第五分区的工作。10月,日军占领了阜平。为了避其锋芒,五分区决定以退为进。

对此,五分区的许多指战员表示无法理解,坚决要求痛击日寇。对于大家的不理解,李天焕解释说:“退一步,可以更好地打开局面,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要是硬碰硬,那要牺牲多少同志?同志们要记住,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

在李天焕的努力下,五分区的广大指战员理解了上级暂避的决定。李天焕也因此为保存八路军的实力,立了大功。对此,邓华对李天焕说:“做政治工作,还是你在行,聂司令给我派来了一员福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聂荣臻旧照

果然如李天焕所说,11月中旬,八路军便找到了收复阜平的绝佳机会。在作战会议上,李天焕说:“攻坚战是我军的短板,况且缺乏重武器支援,现在鬼子都打乱了,我看倒不如围起来打。”

在攻城时,面对我军的进攻,城里的日军没有选择弃城逃跑,而是将希望寄托在援军的身上,希望援军能够打退八路军。后来,日军的援军被八路军打退。得知前方战况后,李天焕说:“现在,咱们可以专心对付城里的鬼子了!”

经过10天的围攻,阜平城里的日军供给越发不足,终于败逃。听到消息后,李天焕命令参战部队:“全线出击,能吃多少是多少!”此战,八路军消灭了日军600多人,战果颇丰。得知前线大捷,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高兴地说:

“邓李联手,凯歌高奏!”

1941年,李天焕被调任为晋察冀边区政府公安局长、党组委员,主抓边区政府的治安和反特任务。

1943年,为了保卫聂荣臻等人,李天焕带着公安局工作人员与敌人周旋。妻子刘谏在组织群众转移的过程中,被日寇包围,刘谏和肚子里的孩子不幸遇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起:李天焕,杨得志,杨成武,聂荣臻,罗瑞卿

后来,看着失去了母亲呵护的、刚满1岁的女儿一个人在床上玩耍,李天焕坐在凳子上,将目光转向远处,下定决心与敌人战斗到底。后来,在回忆起抗战的岁月时,李天焕说:“我和日寇既有国恨,也有家仇,抗日是我军旅生涯中的重要部分。”

1944年,李天焕调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后又历任了冀察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第三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二十兵团政治委员等重要领导职务。

1949年8月,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成立了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12月,中央决定,将全国各地已有的公安武装,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

1950年9月22日,军委发布命令,将公安部队的番号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同时,任命罗瑞卿为公安部队的司令员兼政委,程世才为副司令员,李天焕为副政委,吴烈为参谋长。11月8日,以第二十兵团领导机关为基础,组成了公安部队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第二十兵团政委李天焕正式履任新职,实际主持了公安部队的政治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李天焕身先士卒,并一再向部队强调:“保证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党和国家首脑机关的安全,是关系革命事业最高利益的大事,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罗瑞卿等人的合影

对于李天焕在公安部队的工作,罗瑞卿坦言:“天焕同志是我的好助手!”毛主席也对他十分认可,夸他在公安部队干得很好,对他信任有加。

1955年,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李天焕被授予中将军衔。

1966年6月,经毛主席批准,中央军委决定以原来的公安部队领导机关作为基础,将军委炮兵领导机构中管理战略导弹部队的机构合并到一起,建立一支战略导弹部队,由中央军委直接掌握。

出于保密方面的考虑,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命名这支部队为“第二炮兵”,随后,任命李天焕为第二炮兵的第一任政委。

1967年3月,第二炮兵部队召开党委扩大会。会上,军委副主席叶剑英说:

“选调天焕同志任战略导弹部队政治委员,是毛主席、党中央对他的信任。别看他在群众面前驯驯服服,在敌人面前,在战场上,他是一只老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天焕和夫人林熙

就这样,刚刚离开公安部队的李天焕,又承担起了建设战略导弹部队的重任。接到命令后,李天焕深感责任重大,宵衣旰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战略导弹部队的筹建上。

期间,第二炮兵司令员向守志因事没有及时到职,为了加快建设和发展我国的战略核力量,实现国防现代化,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李天焕不辞辛劳,虚心向底下的干部和专家请教,抓紧建立部队的领导机关,组建导弹部队和建设导弹部队的作战基地。

1968年1月,在李天焕等人的努力下,第二炮兵部队召开了第一次军政领导干部会议,会议由杨成武代总参谋长主持。

会上,李天焕作了关于战略导弹部队建设问题的报告,明确了导弹部队的性质、任务、建设规划和工作方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天焕夫人及子女

3月,李天焕被任命为军委办事组成员,组长为代总参谋长杨成武。这一时期,军委日常工作由军委办事组负责,作为办事组成员的李天焕,成为了军中的重要人物。

1984年,李天焕72岁。考虑到李天焕的身体状况不佳,中央决定批准他离休,让他专心养病。

1986年5月19日,李天焕在解放军总医院病逝,享年74岁。李天焕去世后,作为李天焕多年的老上级,杨成武评价说:

“天焕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60年的实践,证明他不愧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人民军队优秀的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晚年的李天焕和林熙夫妇

在李天焕生前,曾经向夫人林熙和儿女们留下遗嘱,一定要把他的骨灰送回大别山。他说大别山是他的故乡,不管走到哪儿,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让他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