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是阳历年的第168天(闰年是16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97天

1397年6月17日,卡尔玛联盟形成;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2022年6月17日上午,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6月17日,这一天注定不平凡。它不仅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还是我国众多穆斯林民族的盛大节日——古尔邦节,更巧合的是,这一天也迎来了武圣关帝的诞辰,同时,根据传统的黄历,这一天还可能是一个天赦日。这么多重要的日子汇聚在同一天,实属罕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

1994年12月19日,第4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1995年起将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这一决议的背后,是对全球荒漠化和干旱问题的深刻认识和紧迫应对。

荒漠化,这一由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共同引发的土地退化现象,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不仅导致土地生产力的下降,还加剧了贫困、饥饿和社会动荡。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影响尤为严重。

为了应对这一全球性的挑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1978年成立了防荒漠化行动中心,旨在帮助有关国家制定防治计划、评估荒漠化状况,并提供专业培训。而设立“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则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人民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联合国的定义,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这种退化不仅表现为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改变,还包括自然植被的长期丧失。在荒漠化的影响下,原本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荒漠化不仅对环境造成破坏,还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它加剧了贫困和不平等,迫使人们离开故土,引发移民浪潮。在许多受荒漠化威胁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都受到了严重影响。

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设立以来,全球各国纷纷响应,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应对荒漠化问题。这些行动包括制定防治计划、推广可持续的农业实践、加强国际合作等。

中国作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也在积极应对这一挑战。近40年来,中国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建设、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行动。这些努力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了宝贵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主题是“她的土地,她的权利”。这一主题强调了妇女在荒漠化防治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她们对土地资源的权利。在全球范围内,妇女往往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但她们在土地资源的获取和控制方面却面临着诸多困难。通过赋予妇女更多的土地权利和参与决策的机会,可以更有效地推动荒漠化防治工作。

2024年古尔邦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古尔邦节

随着时光流转,我们迎来了2024年的古尔邦节。这一天,对于信仰伊斯兰教的众多民族而言,意义非凡。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不仅是宗教节日,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在我国,古尔邦节是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穆斯林兄弟民族的盛大节日。这一天,穆斯林群众会盛装出席,参与会礼,游坟诵经,缅怀先人,并宴请亲友,共享这一宗教与文化的盛宴。

古尔邦节的起源深远而神圣。据传,伊斯兰教的古代先知易卜拉欣曾接到安拉的旨意,要求他宰杀自己的爱子以作献祭,考验他的忠诚。然而,在易卜拉欣准备执行这一神圣指令时,安拉又派天仙送来一只羊,代替了其子作为祭物。自此,穆罕默德便将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定为宰牲节,以纪念这一神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尔邦节期间,除了盛大的宗教仪式外,各地穆斯林还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联欢活动,欢庆这一重要节日。新疆地区的各族穆斯林更是会组织各种传统习俗活动,如宰牲、互相串门、准备节日食品等,共同庆祝这一充满宗教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节日。

值得一提的是,古尔邦节的日期因伊斯兰教历与公历的差异而有所变动,这使得节日有时在冬季,有时在夏季。季节的不同为节庆增添了多彩的色彩,也让人们更加期待和珍惜这一宗教与文化的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古尔邦节还是回族群众走亲访友、互相馈赠礼品的佳节。在这一天,人们会互相拜访,送上精心准备的礼品,表达深厚的情谊。同时,孤寡老幼也会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体现了回族穆斯林之间的团结与友爱。

总的来说,古尔邦节不仅是一个宗教节日,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的盛大庆典。它承载着穆斯林群众的信仰与坚守,也展现了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的团结与友爱。在这一天,我们共同欢庆、共同祈祷,愿世界和平、民族团结、信仰永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也要铭记那些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而付出努力的人们。正是他们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才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感谢那些关注和支持民族文化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为我们的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最后,祝愿所有的穆斯林兄弟姐妹在古尔邦节期间度过一个愉快、祥和的节日。愿我们的信仰永恒、民族团结、世界和平!

注:以上内容仅为介绍和解读古尔邦节的相关信息,旨在传播民族文化和宗教知识,并非宣扬或鼓励任何宗教行为。请读者在阅读时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尊重并理解不同民族和宗教的文化传统。

农历五月十二泰山三郎炳灵公诞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历五月十二泰山三郎炳灵公诞辰

在中国的神话与信仰体系中,炳灵公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作为东岳大帝的第三子,他不仅是道教中的重要神仙,还深受民间信仰的崇敬。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位神秘的神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炳灵公的神职与影响力

  1. 山神与冥神:作为泰山神的儿子,炳灵公原本就是山东泰山诸神之一,掌管着山脉与冥府。在民间信仰中,他既是给人们带来官禄、钱财的福运之神,也是审判人的冥府之神。

  2. 管领三山正神:在《封神演义》中,黄天化被封为管领三山正神炳灵公,这里的“三山”通常指蓬莱、瀛洲、方壶海上三神山,也代表着道教经箓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这一神职体现了炳灵公在道教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3. 节气之神与火神:在山西的庙会中,炳灵公被视为二十四节气之神之一。而在江南地区,他则常被视为火神,这可能与“炳灵”二字与火有关。每年的六月二十三日或七月十八日,民间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来纪念他。

  4. 其他神职:除了上述神职外,炳灵公还在不同地区被视为消除灾害之神、五通神、五显神以及雷神等。这些多元化的神职体现了他在民间信仰中的广泛影响力。

炳灵公的信仰遍布全国各地,尤其以山西、江南和四川等地最为盛行。在这些地区,人们会在特定的节日里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来祭祀他。这些活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炳灵公的崇敬之情,也展示了民间信仰的丰富多样性和地域特色。

关于炳灵公的诞辰有三种说法:五月十二日、六月二十三日和七月十八日。不同的地区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日期来庆祝这一节日。在诞辰日当天,人们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炳灵公的敬意和祈求。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上香、献供、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形式。

炳灵公作为东岳大帝的第三子,在道教和民间信仰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不仅是山神、冥神还是火神等多重神职的担当者,更在民间信仰中扮演着福运之神、审判之神等多重角色。通过对炳灵公的深入了解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神话与信仰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帝诞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民间,关帝的形象更是被神化,他不仅是武神,还是财神,被认为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等无边法力。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二日,相传是关帝的神诞日,这一天,无数信众会前往关帝庙进行祭拜,祈求关帝的庇佑。

天赦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赦日

而农历五月十二日,除了是关帝诞辰外,有时也被视为天赦日。何为“天赦”?简而言之,就是上天赦免人间的日子,是天地合德之日。在这样的日子里,百事皆顺,诸事宜。无论是结婚嫁娶,还是其他重要事务,都显得格外吉利。

天赦日的判断与五行在四季中的运行规律紧密相连。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木、火、金、水最旺的四天,分别代表四季的中点。结合天干地支的理论,“天之生育,甲与戊;地之成立,子午寅申”,最终确定了四个天赦日:甲子日、甲午日、戊申日、戊寅日。

在八字命理中,天赦是四柱神煞之一,象征着逢凶化吉。若命局中出现天赦,意味着即使遭遇困境,也能化险为夷。因此,天赦日被视为极为吉利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6月17日这一天,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古尔邦节、关帝诞辰与天赦日的多重喜庆汇聚一堂,让我们在关注全球环境问题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民族情感的交融。愿我们在这一天共同祈愿世界和平、民族团结、信仰永恒,并珍惜和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

此外,我们也要铭记那些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而付出努力的人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的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和支持全球荒漠化防治工作,为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尽一份力。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欢庆、共同祈祷,愿世界和平、民族团结、信仰永恒!同时,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