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2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校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并最终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达到预定目的的社会活动。课堂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功能的基本场所、环境。当然,课堂不仅是教室、体育馆、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及其他硬件因素共同组成的物理、时间空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场,是教书育人的现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者,听闻兼备受文也。

一、教师的最高尊严在课堂

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场,是教师职业的主战场;课堂的生命在于教师,教师的生命在于课堂。把课上好,是教师最崇高的师德。要知道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是站在讲台上的那个教师。教师的每一堂课,每一个言行,就像雕刻大师的一凿、一铲,塑造学生的未来形象。我们相信好学生与差学生之间,只差一个好老师。

每一堂课都是教师教育生命中的一个点,点点相连,便构成了教师教育生命的轨迹,也决定了教师教育生命的质地。教师一定要用一颗匠心来守护自己的课堂,对课堂精益求精,尽力使每一个点都达到极致。那么,教师就在提升自己课堂品质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教育人生的品质。

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三尺讲台虽小,亦是精彩的舞台。教师要让每节课都精彩。教师的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答疑,乃至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烙印,对学生起着谆谆善诱的作用。我们必须知道,只有教师拥有高超的教育教学实力,才能够受到足够的尊重,享有一个教师应有的尊严,拥有一个教师必有的权威,学生对老师才有仰慕之怀,敬畏之心,尊崇之情,顺道之行。才能够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同时学生也会因为一堂课,爱上一门学科,爱上一所学校。

教师的思想深度,决定学生发展高度。教师要站在讲台上坚守教育初心,从容追梦。必须知道教师所站立的三尺讲台,正是中国教育的最前线:教师怎么样,中国教育的未来就怎么样;教师努力发光,中国的教育便会更加光明!

二、学生成长的生命场是课堂

教育就是对生命的培养,是一个对生命培养的过程。在课堂上,通过学习学生养成求真、创新的思想品质;富有爱心、奉献的道德品质;文明善良的行为习惯;执着坚毅的求学精神。成长为有远大抱负、优良成绩、优秀品质、健康身心的学生。

一个对世界充满憧憬的孩子,家长把他交给学校。学校会给他什么样的教育,多年以后,学校将还给家长一个什么样的青年。这是师者的责任与担当。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力、情感、技术等等素质、素养的获得,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为人师者,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相信尊重每一位学生。诚然,学生不可能都优秀,不抛弃,不放弃是教师的誓言。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它成为栋梁之才。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阳光、向上、精彩是我们的愿望。要知道孩子存在的问题,才是教师存在的价值。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每个孩子都有内在的生命动力,有成长的渴望,一定要相信这样的内在力量,教育就是把这些力量调动起来,在孩子天赋所在的地方点一盏灯。教育就像养花一样,教师应该像欣赏和等待一个个花苞渐次开放一样,一边养、一边看,欣赏和等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因花朵的迟开而着急,静待花开,更不因未结花苞而放弃。努力做一个静候花开或看大树参天的人,既不耽误孩子的青春,亦不辜负自己的芳华。

三、爱是课堂师生关系永恒的主题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爱是一切教育的源泉,而爱是有温度的。教育是一门温暖的功课,温暖自己,温暖孩子。这是由教育的特殊工作对象决定的。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有情感的人。经师易做,人师难当。教育是一项幸福的事业,教师幸福的教,学生幸福的学,让每一个生命都在课堂绽放美丽。

教育就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课堂是师生最美好的相遇,师生之间是一种邀请和被邀请的关系。请将学生邀请进生命里。教师以邀请姿态,邀请学生共同走入一个世界,或在教室、办公室恳谈,或在楼道闲谈,或在操场上促膝交谈,老师的一句话往往会改变一个学生命运。教师是学生生命中一个温暖的过客。有一种爱叫陪伴成长,有一种爱叫守望生命!

教育就是一场爱与责任的坚持。爱在心头,责任在肩头。走在教育路上,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在教育这片沃土里,用爱播种,用责任耕耘,用教师特有的教育情怀,静待每一个花开的日子。爱,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和手段,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成就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会欣赏学生的教师是最幸福的,被老师欣赏的学生是最快乐的。

民族复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有情怀,教育有力量;教师有担当,国家有希望。学生的未来在远方,教师的未来在课堂。

作者简介:史丽强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四中学原校长、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优秀校长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丨史丽强

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