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民正在咨询以旧换新政策。(江北区商务局供图)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时隔近15年,国家再次力推以旧换新。继省里推出设备更新、以旧换新若干举措后,宁波亮出“大招”,针对消费品以旧换新,拿出3亿元真金白银,出台宁波特色实施方案,定下“小目标”——力争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达15万辆,渗透率50%以上;报废汽车回收量9万辆以上,二手车交易量23万辆以上;家电年销售额较2023年增长20%,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累计建成再生资源集中分拣中心40个。

不难看出,以旧换新将成为2024年这个“消费促进年”的重要抓手,激活“一池春水”,推动宁波消费市场扩容提质。

瞄准三大着力点

此次市商务局等15部门联合发布的新政有三个方面着力点,即汽车、家电、家装。为何选择这三大类目?

“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是为了扩内需。汽车、家电和家装三大类是拉动宁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力,在全市限上社零占比超50%。”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市商务局调研发现,三大耐用消费品的更新换代需求很大。57%的受访者表示有考虑换车,城镇居民更换意愿更强。88.6%的受访者希望参加大型家电以旧换新活动,51.3%的受访者想更换小家电,另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期待重新装修或更换家居用品。

“2009年,国家多部门实施了一轮大规模的家电以旧换新。宁波家电下乡政策在4年间累计拉动消费超31亿元。”该负责人表示,10多年过去了,宁波消费品以旧换新潜在增量积累颇多,预计每年450亿元。

其中,根据近十年汽车上牌销售情况及全国汽车更新比例测算,汽车以旧换新市场规模预计每年350亿元;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近年来家电与音像制品零售额数据,家电以旧换新规模每年约66亿元;根据测算,家装以旧换新规模每年约28亿元。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以旧换新热潮已成为假日经济增长的引擎,假期前两天,宁波相关样本企业家电销售额超2400万元,同比增长310%。

除三大着力点外,旧货去哪儿同样值得关注,宁波在“旧”字上做足文章:汽车方面,完善报废车回收拆解网络,促进二手车商品化流通交易;家电方面,畅通家电更新消费链条,提升便民化服务能力;家装厨卫方面,推广上门“收旧”“送新”服务、“互联网+回收”等模式。

聚焦三大关键点

有分量、有需求、有潜力,宁波新政集中发力,特色鲜明。汽车要换“能”,家电要换“智”,家装要“焕新”,其间注重承接、注重联动、注重便捷。例如,汽车要换“能”,就是淘汰一批老旧汽车,推动相关需求从“有没有”升级为“好不好”。

众所周知,如今的汽车已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个大终端,集机械、电子、计算、视听、感知、储能等多项技术功能于一体。为了让大家更愿意换新,宁波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按照国家标准给予消费者车辆报废更新补贴,鼓励区(县、市)出台补贴政策,另一方面降低车辆购置成本,引导银行、保险公司叠加推出组合优惠产品。

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行动中,哪些产品备受青睐?答案是绿色化、智能化家电。

梅雨季节到来,各类除湿器、烘干机等家电产品登上“必买清单”。在苏宁易购宁波天一店,像采用热泵技术实现高效烘干的干洗机,具备除湿、新风、语音控制等功能的智能款空调等都很受欢迎。

家电要换“智”,抱着这样想法的市民占了绝大多数。宁波将实施绿色智能家电换新专项行动,鼓励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开设线上线下家电以旧换新专区,对用旧家电换购新家电的消费者给予优惠。

特别是鼓励各区(县、市)加大绿色智能家电促消费支持力度,对个人消费者在参与政策实施的家电销售企业购买达到一级能效且具有统一的国标13位商品编码的家电,可按照成交价格的10%享受补贴,最高不超过1000元。

此外,针对家装厨卫“焕新”,宁波将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等,实施“厨卫换新”惠民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市)对购买智能家居产品给予补贴,推动家装样板间进商场、进社区、进平台。

延伸红利仍须发力

随着国家、省、市政策的落地,市民以旧换新热情被调动起来,汽车“冲”在最前端。

宁波成立的浙江省首个消费品以旧换新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一个月来,受理国家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业务超过1000笔。

“刚成立那几天,日申请量只有个位数,10天后,日申请量有数十笔,如今单日上百笔已是常事。”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在“旧”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下功夫,“一新一旧”之间,蕴含扩内需、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活力。

如何立足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方向,畅通以旧换新链条,激活宁波消费市场“一池春水”,释放延伸红利?宁波大学教授杜碧升表示,政策和产品宣传都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让更多市民知晓并了解以旧换新政策,另一方面刺激潜在需求,创造新兴需求。

“政府补贴资金有限,宁波可以搭好舞台,让企业‘唱戏’,在生产端、需求端、回收端等全链条,利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调动企业积极性,让政策快速下沉,进社区、进乡镇,实现‘家门口’以旧换新,推动消费升级,扩大内需。”杜碧升说。

宁波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吴伟强认为,释放延伸红利,要从更长期的视角,全盘考虑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从供给端看,政策实施后可以在中短期内很大程度活跃消费市场,创造应用场景,扶持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产品生产企业。从长期看,仍要保持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提升居民购买力。”

吴伟强建议,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扩大内需,不仅要出台专项政策,还要发挥好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等政策的合力,打出“组合拳”,释放更多潜在需求、真实需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来源:宁波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