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搜索了一下,许多人都说60后国企退休职工的退休金2000多,的确是太少了,养活自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也就是个温饱水平。旅游、买车的消费享受根本谈不上,更不用说接济子女帮助一下了。如果遇到这样的单位且能看到这步,退休前10多年就应该撂挑子另寻出路,靠个啥劲呢。你为国企奉献,国企为你晚年考虑吗?

60后即是幸运又是不幸的一代,生下来挨饿,上学罢课,工作薪资底,中年又遇改制。幸运的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感受过上得起学、看得起病,家家生活水平差不多,粮食蔬菜肉蛋都是绿色有机食品,就业不愁社会包分配,幸福指数最高的年月。这种幸运是现在年轻人体会不到的。

在80年代以前,不分什么企业、事业,工资基本都一样,因而偶尔有事业与企业职工对调,如图书馆与工厂对调,过些年后才发现吃亏上当,悔之晚矣。80年代中期,企业的工资收入比事业单位高,企业有奖金,事业单位没有。后来就发生了今天的现象,企业职工比事业单位少很多。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孩子生下来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各方面资源不同,岂是在一个起跑线上。同样,都说同工同酬,其实同工并不同酬,同样是服务行业,服务局下属单位就是企业,政府机关下属单位就是事业、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按事业单位标准发放。此外,不同省市职工退休金的标准也不一样。

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

养老保险缴纳的窗口也不一样,事业单位归口机关事业局,缴纳多,开的也多。企业归口是企业局,缴纳少,开的也少。

话又说回来,同一行业,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一般在4000—5000元,企业职工退休金2000—3000元,的确是太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业单位分为三种: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自收自支单位。全额拨款属财政全额负担、旱涝保收的单位。差额拨款单位是财政拨一部分款,另一部分自己是创收。自收自支单位大都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虽不拿财政一分钱,但职工退休金的待遇标准同全额拨款单位职工一样,只因为它是事业性质。

择业就跟投胎一样,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