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认为,春天,空气中飘浮的杨絮是让人出现“花粉症”的罪魁祸首。其实,“花粉症”又被称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结膜炎,是由于过敏体质者反复吸入空气中的花粉颗粒,逐渐对花粉蛋白产生的过敏反应。发生花粉过敏时,人体皮肤、黏膜表现出的过敏反应最突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发生鼻炎和结膜炎,出现鼻子痒、打一连串的喷嚏、流大量清水样鼻涕、咳嗽甚至哮喘等症状。

许多人都认为,漫天飞舞的杨絮是导致自身出现季节性过敏的罪魁祸首。其实,杨絮很冤。因为杨树为雌雄异株植物,我们看到的杨絮其实是杨树的种子,也就是雌树经风媒授粉结果后,果实成熟开裂释放出来的种子。而过敏主要由花粉蛋白引起,也就是雄树产生的数量达上亿的花粉颗粒,但因为大家看不见也摸不着花粉,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所以常把过敏错误地归咎于看得见的杨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在杨絮飘飞之前半个月,就会有大批的过敏体质者表现出鼻炎和结膜炎的症状。一旦被确诊为“花粉症”,患者需及时用药,千万别扛到杨絮出现时再用药,那样一来,由于鼻炎未能得到及时控制,患者可能出现鼻窦炎、咽炎、咳嗽、支气管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杨絮本身并不是过敏原,但因杨絮中可能夹杂着花粉、尘埃,所以仍然会让一些过敏体质者头疼不已。

应对过敏最重要的原则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在家注意关闭门窗、打开空气净化器或使用新风系统净化空气。外出时要戴口罩和防花粉眼镜。回家后,应及时换衣服、洗澡、清洗口鼻,避免花粉进入体内。必要时,还应使用药物,防止炎症级联放大,同时避免出现更多的并发症。在过敏季节结束后,可以考虑采用脱敏疗法治疗过敏。

将好“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