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莘县多部门联动搭建“1+N”婚调服务队伍(引题)

明法析理巧调解 化解矛盾促和谐(主题)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大姐,通过之前跟你沟通,明显感觉到你是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人。你也照顾照顾他这边的感受……”炎炎夏日,在山东聊城莘县东鲁街道“小凤调解室”里,张晓凤正在调解吴大姐(化名)与前夫关于孩子探望权的问题。“好,那就按你说的办吧。”在经过几番调解之后,吴大姐接受了张晓凤的调解。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为有效预防因婚姻家庭矛盾化解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导致纠纷升级,进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莘县东鲁街道妇联联合司法所通过搭建“1+N”的服务队伍,进一步提升婚调能力,有力助推平安东鲁建设。“小凤调解室”是东鲁街道妇联联合司法所紧紧围绕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关系和谐与经济社会稳定有关要求,成立的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室由1个专职调解团队和N名村庄社区家事调解员共同组成,注重“法律+心理+社工”多维度调解模式。除张晓凤之外还有1名心理咨询师、3名社会工作者。

“我做调解工作已经八年了,在这八年中,一方面是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然后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也能感觉到我工作价值的体现,能不断地鞭策我去学习,运用更多的法律知识,去帮助更多的人解决问题。”张晓凤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作为一名基层法律工作者,张晓凤针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民事案件多集中于家事纠纷的现状,将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坚持“劝导、批评、谈心、教育”相结合,以调解为主要原则,努力解开当事人心结,切实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在做调解的同时,“小凤调解室”还广泛宣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等与妇女、儿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增强弱势群体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以家庭“小安”促进社会“大安”,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小凤调解室”立足街道实际,通过专业队伍打造,逐步形成“村级引领、社区联动、街道协同”的家事调解工作格局,有序推进各类婚姻家庭纠纷的有效解决。东鲁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赵来庆告诉记者:“‘小凤调解室’通过打造‘1+N’服务团队,遵循‘一人一策’的调解原则,进一步搭建更合理的工作体系、重塑更完善的调解流程,不断提升婚调能力,努力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为推进和谐平安聊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