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的薛芳是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房镇镇北黄村人。作为淄博主城最后的4个平房村之一,薛芳所在的北黄村仅102户、340口人。过去的10余年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村里许多年轻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目前村庄常住人口仅剩16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近百人。

近年来,淄博市张店区房镇镇党委、政府紧抓全域规划发展的战略机遇,将乡村振兴融入淄博主城新区建设的“大盘子”,通过打造具有浓郁乡情和城市记忆的城区近郊特色经济带,助力北黄村找到一条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与其余3个平房村的发展思路不同,北黄村始终将特色农业作为扩大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突破口,全村上下凭借一股子韧劲,给自己贴上了“张店近郊菜园子”的标签。

据北黄村党支部书记李贤廷介绍,2023年下半年,北黄村通过衔接上级资金,投入370万元建设了6个高标准大棚并配套了一座冷库,开始规模化种植“甜蜜蜜”西瓜。他说:“在5月1日开棚销售时,一个三四斤重的小西瓜能卖到几十块钱,这让许多村民感到不可置信。经过匡算,2024年我们村西瓜的总产量预计可达3万斤,销售额有望突破1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黄村能将西瓜种得“风生水起”,并非机缘巧合。早在2020年11月,北黄村便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合作社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通过几年的发展,不仅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还积累了大量发展特色农业的经验。

李贤廷还介绍,北黄村之所以会被称为“张店近郊菜园子”,主要是因为合作社种植的蔬菜品种多、面积大,除了10余种“家常菜”以外,还有像“冰激凌水果萝卜”这种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的特色农产品。他说:“特色蔬菜、水果带来的高收益,不仅提高了村民收入,还激发了大伙儿参与合作社经营的积极性,合作社因此办得越来越红火。”

通过入股、入职村里的合作社,村民薛芳不仅每月可以领到几千元钱的工资,还能享受“分红”。她说,此前,他们家在合作社入股了1万元钱,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已领到2000余元“分红”,眼下村里入股合作社的村民已达25户。

“押宝”于特色农业的北黄村,为何笃定此路一定通?

从地理区位上讲,地处张店城郊的北黄村属典型的半市场中心地带,因邻近市场中心地带,使这里的村民更有条件进行鲜活农产品的生产,从而实现为市场中心地带提供附加值较高的鲜活农产品。邻近市场中心地带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能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信息。

不仅如此,因邻近市场中心地带,作为半市场中心地带的村庄也因此具备了发展城郊经济尤其是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空间,这些空间不仅吸引了各种资本涌入,还进一步为半市场中心地带的村民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农村地权分散、地块分散的背景下,不少处于半市场中心地带的村庄有相当一部分村民基于劳动力机会成本太大,而放弃了耕种承包地,或抛荒或种树。对比之下,始终坚持发展特色农业的北黄村却一举破解了这一问题。近两年,作为“张店近郊菜园子”的北黄村,不仅“盘活”了300多亩土地,还帮助2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