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北方以干热为主,而南方则闷热上线,连连攀升的气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困扰,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更容易发生中暑、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年人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中暑可分为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室内中暑。

轻症中暑:

体温上升到38℃以上,并且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

重症中暑:

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大部分都伴有体温明显升高的症状,还可伴有肌肉疼痛、眩晕、呕吐、痉挛、昏厥等症状。重症中暑如果没有紧急救护,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室内中暑:

不是只有户外暴晒才会中暑,通风差、温度高的室内小环境也可能引起中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发生中暑,可以这样做

1. 脱离高温环境

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休息,解开中暑者的衣服,抬高双脚。

2. 降温

用冷水或酒精擦拭头、颈、腋下、腹股沟散热,直至体温降至38℃以下。

3. 补水

中暑者大量出汗,需要补充含盐分的水。但是一定要注意,不宜大量补充水分,不宜饮用咖啡或酒精类饮料。

4. 就医

如果中暑者病情加重,出现虚脱、抽搐及神志不清等休克症状时一定要尽快就医,在等待救援期间,应使中暑者平卧,头偏向一侧稍向后仰,以防止呕吐物误吸,要保持呼吸畅通。

老年人如何平安度夏?

合理饮食,补充水分

1. 清淡饮食

夏季宜多吃蔬菜水果,如西瓜、黄瓜等水分含量高的食物,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少吃凉菜、冰饮等生冷食物,避免刺激肠胃,引起不适。

2. 充足饮水

老年人因口渴反应减弱,容易忽视补水,应定时定量饮水,每天至少保证1500ml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

3. 关注食品卫生

在家用餐时提倡“现买、现做、现吃”,不吃隔夜饭,选择食品原料要新鲜,加工制作的餐具和容器要生熟分开,烹饪食品应烧熟煮透。外出就餐时,要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的餐饮服务单位,用餐时注意检查食物是否异常、是否烧熟煮透、餐具是否干净,保存好就餐消费票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

1. 合理使用空调

空调是调节室内温度的有效工具,但不宜设置过低的温度,一般保持在26℃左右为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感冒或心血管负担加重。

2. 通风换气

早晚温度较低时,应适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细菌滋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1. 选择合适的时间

避免在日照强烈的中午时分进行户外活动,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适量的散步或太极等轻柔运动。

2. 注意防晒

户外活动时应涂抹防晒霜,戴遮阳帽和太阳镜,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监测健康状况,及时就医

1. 定期体检

夏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血压、血糖等基本健康指标的检测。

2. 留意身体信号

如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可能是中暑或心脏问题的信号,应立即停止活动,寻求家人帮助或及时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理调适,保持愉悦心情

1. 参与社交活动

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有助于缓解孤独感,保持积极的心态。

2. 适当娱乐

听音乐、阅读、园艺等活动可以丰富老年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季是一个特殊的季节,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防护工作,才能确保老年人健康度过炎炎夏日。让我们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关注,让他们的夏季充满清凉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