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一位传奇君主,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但他在开元晚期却丧失了当初的睿智与贤明,躺在以前的功劳簿上腐化堕落,在他手中,大唐强盛过,也是在他手中,大唐差点亡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玄宗做过的荒唐事可不在少数,比如无视杨玉环儿媳的身份,将其纳入后宫,又比如听信宠妃武惠妃的挑拨,在一天之内诛杀三个儿子。从李隆基对待儿子的态度中,不难看出他残忍刻薄的本性,也更加证实了皇室无亲情这一说法。

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遥尊逃亡到巴蜀的李隆基为太上皇。太上皇这个身份看似尊贵,实际上地位却很尴尬,因为在古代封建社会,天下只能有一位至尊,即使太上皇是皇帝的亲爹,他们之间也有着不可调和的权力之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李亨在迎回父皇李隆基后对他也不放心,将其幽禁在深宫,亲信近侍全部调走,那么李亨为何要这样对待父亲李隆基呢?

武惠妃也想当皇后

年轻时期的李隆基可以称得上雄才伟略,不仅挫败太平公主的野心,独揽大权,还先后启用姚崇、宋璟等拥有才干的大臣为相帮他整顿朝堂,在君臣合力下,大唐终于重现盛世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好景不长,意得志满的李隆基开始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为了把控朝政,李隆基还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人,将大唐朝堂搞得乌烟瘴气。公元737年,李隆基更是听信武惠妃的谗言,将李瑛、李瑶以及李琚等三个儿子在同日内诛杀。

武惠妃的身份可不简单,按照辈分来算,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由于其幼年丧父,后来被收养在宫中,等到李隆基掌权后,善于逢迎的武氏很快便获得李隆基的宠爱,虽然武惠妃在历史上不及杨贵妃有名,但李隆基对她的宠爱可一点都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隆基原配王皇后无子,后因巫蛊之事被废,既然王皇后被废,那么接下来谁适合当皇后呢?按照李隆基的意思,武氏当为皇后,奈何几乎满朝文武都一致反对,理由嘛很简单,他们不想大唐再出现一个武则天。

李隆基自然不好强行册立武氏为皇后,为了安抚武氏,李隆基干脆不立皇后,同时将武氏晋封为惠妃,给她与皇后相当的待遇,也就是说武惠妃此时的权力与皇后无异,只是少了一个皇后的名头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惠妃没能当上皇后自然心有不甘,只有成为皇后,她的儿子才是嫡子,争抢太子之位也就更加名正言顺。不过,当时她的儿子李瑁也很年幼,不具备争储的能力,所以武惠妃只能暂时隐忍。

听信谗言杀三子

直到李林甫当上宰相后,武惠妃才再次开始冲击皇后宝座。

李林甫本是唐朝宗室子弟,他能在朝堂上立足乃至当上宰相,就是因为搭上了武惠妃这条线,而李林甫当上宰相之后,自然也想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帮助武惠妃成为皇后,帮她儿子成为太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两人的谋划下,一个阴毒的计策被制定了出来,只要除掉当朝太子李瑛以及其他几个优秀的皇子,那么武惠妃儿子李瑁成为太子也就顺理成章了,到那时,武惠妃成为皇后的愿望也就可以实现了。

公元737年,武惠妃派人去请太子李瑛、鄂王李瑶以及光王李琚三人火速领兵进进宫,理由则是宫中进了贼人,让他们前往救驾。三位皇子信以为真,果真披甲领兵进宫,与此同时,武惠妃与女婿杨洄却向李隆基告状,言称太子几人发动兵变。

通过兵变上位的李隆基自然最忌讳此事,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威胁到他的权力,于是李隆基将李瑛、李瑶以及李琚三人贬为庶人并流放到瀼州,不仅如此,李隆基为了永绝后患还直接赐死了三个儿子,后来还将三人的母族全部处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李隆基“一日杀三子”的过程。实际上,以李隆基的精明而言,他完全知道这是有人针对太子李瑛设的局,毕竟李瑛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背后积攒了深厚的政治势力,已经隐隐对李隆基的权势造成威胁,李隆基早就有了废除太子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