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2024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已突破500万,参保率近30%,差不多每3个深圳基本医保参保人就有1人参保“深圳惠民保”;另外“深圳惠民保”支持医保个账和现金两种支付方式,有超76%参保人选择使用医保个账余额支付保费。

作为政府指导监督的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深圳惠民保”坚守“普惠”初心,每人每年88元,可享超400万保障。与2023年相比,2024年度“深圳惠民保”继续秉持“低门槛、低价格、高保障”,加量不加价:保费不变,各项待遇免赔额全面下调,连续参保降更多;另外,还新增了住院自费合规耗材费用保障、救护车费用保障,并拓宽了Rh阴性生育专项、罕见病高价自费药品保障范围,参保不限户籍、年龄、职业、健康状况,只要有深圳基本医保就能参保。

“深圳惠民保”承保机构提醒市民,2024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截止时间为6月30日,目前距离参保通道关闭已不足两周,尚未参保的市民要抓紧时间及时参保缴费,以免错过保障。

26-45岁占比超过一半 超41%的参保人为家人投保

参保大数据显示,与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相匹配,26-45岁是参保的中坚力量,占比超过一半,其中36-45岁人群比率超27%,26-35岁年轻人参保率占比近24%,随着健康观念普及与消费者保险意识提升,市民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普惠型保障产品。另外,最高龄参保人是一位113岁的老人,最小参保人是一名5月31日出生的婴儿。

从参保人医保档次上看,一档医保市民参保率近60%;从家庭保障配置习惯上看,其中近60%市民为自己参保,同时更有超41%的参保人为配偶、父母和子女投保,为家庭构筑健康屏障。

参保数据显示,0-18岁的参保人也突破了百万。孩子成长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保障是不可或缺的。目前的理赔数据表明,18岁以下未成年人人均获赔超3.2万元,是各年龄段赔付中最高的。

出生59天的陈姓宝宝是目前“深圳惠民保”中获得赔付的年龄最小的一位。他以新生儿身份参保了2023年度“深圳惠民保”,在保障期内因极低出生体重和喂养困难入院,获赔付7000多元。

深圳企业注重员工的健康保障,目前已有超31000家企业为员工团体申报参保。承保机构特别提醒,因社保征收业务系统将于2024年6月下旬暂停服务,有意向参保“深圳惠民保”的单位请于6月21日18点前办理线上参保登记业务申报,确保为企业员工提供保障。

距参保通道关闭不足两周 基本医保报完惠民保接着报

随着政府及居民对医疗健康的注重程度持续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支出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2年,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由5.3万亿元增长至8.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0%,年复合增长率达10.0%。同时,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慢病率、亚健康疾病等患病率不断上升,居民对于健康服务需求增长日益凸显。

目前国家医保覆盖较广,对疾病治疗费用覆盖有巨大作用和价值。但重大疾病的医疗花费较高,轻则二三十万重则上百万,市民需要及时添置补充保障,减轻重大疾病带来的医疗开支负担,不至于“因病致贫、返贫”。

2023年5月,“深圳惠民保”首次上线,截至目前,已累计赔付超10万人次。深圳基本医保报完后,“深圳惠民保”接着报,双重保障守护深圳市民健康。

89岁的市民翁奶奶2023年四次因肺炎、支气管哮喘入院,总共花费医疗费用71.5万元,经基本医保报销51万多元后,再由“深圳惠民保”一站式结算报销近10万元,其孙女翁女士在采访时说,所幸参保了“深圳惠民保”,不然这一笔自费费用要向亲朋好友筹集的话,也是一大难处。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时间为2024年5月7日-2024年6月30日,保障时间为2024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也就是说,参保时间截至本月底。承保机构提醒广大市民及时参保。市民可关注官方平台“深圳惠民保”微信公众号参保,或支付宝搜索“深圳惠民保”即可办理参保缴费。

长按或扫码 立即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