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后面笑,我相信大家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曾经作为德系豪车代表的宝马,前几十年在咱中国的地位不用我多说了。但是现在呢,它不得不搞腰斩式降价了。这场汽车的价格战,有人失败却没有人胜出。

宝马已经急了,之前报价 35.39 万的 i3 车型,现在只要 17 万腰斩,原来 44 万的 i5 现在只要 30 万。而且价格到店还能谈。事实上不仅是宝马,奔驰、奥迪,原来被大家戏称为“BBA 三大德系马车”的品牌都在给出史无前例的优惠政策。

原因一目了然,它们的车在中国卖不动了。今年第一季度,宝马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咱们看 818 各地区的销量,在欧洲、北美它还是增长的,唯独在中国同比下滑了 3.8%,成为主要市场当中唯一销量下滑的市场。再看看奔驰奥迪财报,没有一个好看的。所以只剩下降价保量这一条路走了,但是这样做有用吗?

且不说大幅降价会损害品牌的价值、自动挡消费者这些小事儿,关键是它还打不过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咱国内的汽车个个都身怀绝技不说,而且全产业链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根本不给对方一丝超越的机会。不然你以为苹果、奔驰为什么要放弃搞电动车呢?

因为人家都非常的有自知之明。今年 1 至 4 月份,那个 i3 当时卖了 1.6 万辆。月均是 4000 辆,i5 更惨,四个月就卖了 481 辆。再看看咱们的比亚迪,四个月一共卖了 94 万辆,就算是“蔚小理”也是完全吊打宝马了。

看起来好像是咱们赢了,但是你再看看车企,个个苦不堪言。前两天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广汽的老板直接说:“卷下去不是办法,大家都不赚钱,车企没法活。”

吉利的李老板还说:“内卷价格战,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销售、无序竞争。”

当然也有比亚迪、长安等站出来说卷,是市场的规律,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所以大家越说越敢说,越吵越激烈,各有各的道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其实都是活下来的幸存者。还有无数的车企已经倒在路上了。汽车价格战,感觉如何?

今天是它的血流遍地,留下来的这些也在不停降薪裁员,试问汽车行业真的有胜利者吗?我绝不否认汽车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但是这个增长未免有点恶性了。因为车企利润非常薄,自然就没有办法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去搞研发。当然很多消费者会说,他们不关心,我怎么买到更便宜的车呢?

但是你难道不想早点开上更舒服更安全的车吗?这场价格战还要打多久我也不知道,但是是时候正视汽车价格战的问题了,你觉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