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日晚上八时,江苏省常熟市虞山街道张坝社区党总支书记冯国强像往常一样关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最后一盏灯,离开办公室,早六晚八是他的工作常态。

2020年8月中旬,冯国强来到张坝社区,张坝社区是坐落于城市中心的“城中村”,因历史遗留问题,村子房屋陈旧、集体资产存在纠纷,班子工作热情低下,干群关系紧张,村民怨声载道,是一块“烫手山芋”。但冯国强毫不气馁:“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使命,有挑战才有进步,硬汉子怕什么硬骨头。”他大刀阔斧,将张坝社区“改头换面”。

“唤醒”闲置资源,打造邻里中心

走近张坝社区“9号邻里中心”,摊贩吆喝、人流涌动,一派欣欣向荣之景。从门可罗雀到成为“网红打卡点”,张坝社区用了两年时间。

“我刚来时,这里7000多平方米的商业用房存在资产管理不规范、租金拖欠等问题。因为这个事我打了一年多官司,这是村集体资产,一定要拿回来。”2022年6月,通过法律手段,张坝社区成功追回集体资产。

为了庆祝“新生”,冯国强将这栋楼命名为“9号邻里中心”。“沉睡”已久的村级资产,开始“苏醒”。

“超市前有很大一块空地,我把这块闲置资源利用起来,划分区域,免费租给周边流动商贩,规范管理,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也为超市引流。”冯国强说道。

通过招租,冯国强将闲置门卫室改造成一家风格独特、功能完备的社区咖啡店。高颜值店铺让许多年轻人慕名来此,品味咖啡、打卡拍照,享受闲暇时光,甚至有喜结连理的新人将此店定为婚纱照拍摄地,咖啡店成了“9号邻里中心”的“金招牌”。

把握时代“脉搏”,壮大集体经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单身经济”盛行,单身公寓市场需求日益旺盛。2023年6月,冯国强调研市场后,因地制宜,带领村集体自筹装修,调整四楼原有布局,增加独立卫生间,配备基本的家居设施,将该楼层改造成单身公寓。

改造转型后的单身公寓总计20间,目前已经租出去十几间。社区采取村级自主经营管理的模式,有效杜绝“二房东”风险,预计收益达到40%,实现收益最大化。

张坝社区与常熟市交投交通能源公司合作,引入无污染、可再生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在屋顶投资安装光伏板,发展“屋顶经济”。目前总装机容量为600KW(千瓦),年产电力约60万度,可供给公寓、企业和商铺。

在邻里中心的停车场,村集体投资增设了6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利用光伏项目产生的电力,解决了充电难题。不仅村民、租户有了充电处,网约车司机也有了“落脚点”,有效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社区还为村民购买了家财险、重大疾病险、苏惠保等保险,让村民享受股份分红收益,逢年过节还额外发放津贴补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幸福指数也高起来。

众人拾柴添暖,传递爱心“火炬”

入户走访时,冯国强发现辖区部分新市民家庭和困难家庭存在孩子放学后“无处去”“无人管”等问题。

2023年6月,在冯国强的邀请下,艺韵艺术培训中心入驻邻里中心,开展写字、绘画等培训。经过交谈,培训中心校长朱晓峰与冯国强一拍即合,决定开展“虞你成长”公益课堂项目。

冯国强以身作则,带领班子成员加入“夜课堂”文明实践志愿队伍,为孩子们提供餐食、辅导作业、培养爱好,开启新时代文明实践“超长待机”模式。

除了举办公益课堂,冯国强还带领周边商户、村民一起走上文明实践公益道路。社区搭建了商社互助交流平台,将公益服务与居民需求紧密结合。美发造型理发店定期为社区各类特殊群体开展爱心理发进家门公益志愿服务;顺意药房定期为社区各类特殊群体开展义诊送药进家门公益志愿服务;拾光公益社依托农耕基地开展青少年暑期农耕文化科普与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摸鱼咖啡、集市鲜花盆景、鲜集多超市都被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积分兑换点,村民们可凭志愿积分换取咖啡、盆栽、生活用品……党员先锋、退役老兵、热心居民、青年力量也被广泛吸纳进文明实践志愿队伍,开展理论宣讲、市民教育、科普宣传等活动,吹响文明实践“集结号”,燃旺乡村文明“一把火”。

“未来,我们将继续抢抓机遇,聚焦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壮大集体‘家底’,优化社会服务,以‘9号邻里中心’为起点,汇集商户集体智慧,构建邻里生活‘幸福圈’,逐步拓展和延伸产业链和服务链,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让‘家门口’的邻里中心成为老百姓‘家的延伸’。”冯国强说道。(施含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