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有关武则天女皇的影视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桥段:

年老色衰的武则天身边有一位名叫张显宗的男宠,容貌生得极为俊美,又能歌善舞,很受武则天喜爱。

不过有一天,武则天忽然发现他与女官上官婉儿眉目传情,便怒斥上官婉儿,并给她的额头上打了个疤。

每每看到这些剧情,都有人吐槽上官婉儿作为一代才女,怎么会跟张显宗这样胸无点墨的男人厮混。

直到2013年上官婉儿的墓葬被发掘,人们才发现张显宗不过是上官婉儿一生中众多男人中的一个,她与张显宗也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

那么,上官婉儿为何一生有这么多男人?她的最终归宿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官婉儿死后惨遭毁墓

2013年9月,陕西咸阳市空港新区一座墓葬的出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之所以轰动,是因为墓主人的身份是唐朝著名的“巾帼宰相”上官婉儿,而让专家们确定其身份的是墓志盖上的刻字:

“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

值得一提的是,上官婉儿的墓葬规格很高,但里面的陪葬品却很寒酸,这让考古专家们不禁疑惑:这座古墓可能经历了盗墓贼的光顾。

然而,随着发掘工作的继续,专家们发现这座墓葬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不仅甬道的拱顶地砖全部被揭走,棺床的位置也被铲平,就连墓主人的棺椁和遗骨也不见了。

按理说,一般的盗墓贼只图钱财,不会动墓室的基本构造,更不会盗窃墓主人的尸骨,因此这不是普通的盗墓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种种迹象表明,这更像是出于某种惩戒性质的官方毁墓。

也就是说,上官婉儿的墓葬很有可能是被当朝某位统治者下令破坏,以此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上官婉儿作为一介女子,生前究竟经历了什么风浪?为何在死后还惨遭毁墓?

最终出土的墓志底部的982个楷书字,揭开了这一谜题...

从名门贵女到卑贱官奴

根据墓志记载,上官婉儿祖父是唐朝初期的著名宰相上官仪,上官仪是唐太宗时期就非常受器重的肱股之臣。

到了唐高宗统治时期,上官仪由于学识渊博、资历深厚,一如既往地受到了高宗的重用,很多国家大事高宗都会征求上官仪的意见。

然而高宗到了中年时期,身体慢慢垮了,时常头痛不已,无法专心处理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作为皇后的武则天一边照顾高宗,一边协助高宗处理政务,手里掌握的权力也逐渐扩大。

在高宗病重的时候,她甚至直接当起了代理皇帝,这让一众大臣非常不满,纷纷向高宗进谏,让他提防武则天篡权夺位。

起初高宗并不觉得事态有多严重,但随着进谏的大臣越来越多,他再看武则天的所作所为,的确有当皇帝的野心,这让他惊出一身冷汗。

麟德元年(664年),因为种种矛盾的累积,高宗终于下定决定要废除皇后,将武则天贬为庶民。

于是他便和上官仪一起商量,找个什么样的由头来拟写废后诏书。

不料武则天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风声,她没想到一向对自己宠爱有加的高宗,居然在暗地里谋划废黜自己的后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顿时气得火冒三丈,直接冲到高宗和上官仪面前,揪着高宗追问此事。

高宗招架不住武则天的撒泼,又抹不去夫妻情面,只好将这个锅甩给了上官仪:

“朕的本意并非如此,都是上官仪挑唆的!”

上官仪一听这话,瞬间脸都绿了,他没想到高宗如此惧怕皇后,也就不敢再提废后的事了。

明面上这件事就这样翻篇了,高宗和武则天毕竟是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然而上官仪却从此彻底得罪了武则天。

经历这次废后风波后,武则天时常担心高宗下次又被挑唆,便对上官仪起了杀心。

同年12月,武则天便利用自己的势力诬陷上官仪谋反,将上官仪处死。

为了震慑其他大臣,武则天还将上官仪的家族满门抄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本上官仪的小孙女上官婉儿也在处决名单上,好在她的舅舅是太长少卿郑休远,也是武则天的亲信。

郑休远不忍尚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送命,便苦苦哀求武则天饶了她们母女一命。

看在郑休远的面子上,武则天最终答应免除上官婉儿及其母亲郑氏的死罪,改判她们到掖幽庭做官奴。

获得武则天赏识

郑氏出自大户人家,她虽然从名门贵妇沦为了奴仆,但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带着女儿努力地活着。

为了能让女儿有出头的日子,她想尽一切办法让上官婉儿读书识字,并教导她要做一个才情出众的女子。

上官婉儿是名门之后,本就天资聪颖,再加上母亲的悉心教导,多年后终于出落成了一个饱读诗书的才女。

14岁那年,祖父的曾经的门生裴炎找到她,提出要带她去见武则天,上官婉儿和母亲便知道机会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裴炎当时已经官居宰相,他引荐的人武则天自然是要给几分面子的。

果然,武则天见到聪明伶俐的上官婉儿后印象很好,还当场给上官婉儿出了一道作文题,没想到上官婉儿很快就写出了一篇流畅秀丽的文章。

武则天惊喜不已,当场告诉裴炎,要将上官婉儿留在身边写诏书。

至此,上官婉儿从一名官奴,摇身一变成了武则天身边的红人。

武则天每每看到上官婉儿,都能想到自己初入宫门的模样,而上官婉儿出色的工作能力也让她非常欣赏。

随着时间的流逝,武则天对上官婉儿的依赖越来越深,从政务到生活,两人几乎形影不离。

出于对上官婉儿的信任,武则天甚至派她到太子李贤的身边去做眼线,监视李贤的一举一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贤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她为何要让一个外人去监视自己的亲儿子呢?

原来,原本坐在太子之位上面的,是武则天和高宗的长子李弘,然而李弘因为忤逆武则天被废黜了。

李贤继位成为太子后,武则天担心他跟哥哥李弘一样忤逆自己,这才派上官婉儿前去探听消息。

然而,当时上官婉儿是一个花季少女,面对风度翩翩的太子李贤,她早已芳心暗许。

而李贤也被上官婉儿的容貌和才情吸引,对她心生爱慕。

于是两人很快就捅破了窗户纸,开始了懵懂甜蜜的地下恋情。

上官婉儿本以为搭上了太子这条船,就能像当年的武则天一样受宠成为皇后,然而后来发生的事却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

李贤坐稳太子之位后,自认为自己是李家的后代,对皇位具有名正言顺的继承权,便开始对武则天把持朝政一事心生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在一些政治见解方面他便开始忤逆武则天,常常令武则天恼怒不已。

最终,武则天一气之下又废了他的太子之位,这让上官婉儿伤心不已,因为李贤不仅是她的初恋,也是她当时唯一可以依靠的男人。

游走于不同男人之间

李贤被流放后,高宗只好立自己和武则天的三儿子李显为太子。

高宗驾崩后,李显顺理成章继位成了新皇,然而李显性格懦弱又沉不住气,继位后不久便开始排斥武则天对于政务的干涉。

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李显因为任命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一事,与宰相裴炎发生了争执,情急之下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朕是皇帝,朕就算把这天下送给韦玄贞又如何?”

不料这句话很快就传到了武则天耳朵里,武则天趁此机会废黜了李显的皇位,将其贬为庐陵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武则天又立四儿子李旦为皇帝,李旦目睹了三个哥哥的经历不禁心惊胆战,最终他请求辞去皇位,让位于武则天。

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成了皇帝,上官婉儿作为其心腹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成为人人羡慕的御前女官。

虽然武则天杀了她的家人,可这么多年来她跟在武则天身边,早已被武则天的治国才能折服,因此便决定以后好好辅佐武则天。

不过,随着时光的流逝,上官婉儿的年龄越来越大,但武则天却并没有为她的婚姻大事考虑。

同样作为女人,武则天本人却难以承受多年孀居的寂寞,因此便养了一些男宠来消遣。

这其中一位男宠名叫张昌宗,是太平公主进献给武则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昌宗模样俊美又精通音律,很受武则天的喜爱,武则天常常让他陪伴在侧。

张昌宗得宠后,立马又把自己的兄弟张易之介绍进宫,两人一起伺候得武则天满心欢喜。

然而,张昌宗正值壮年,每天面对容颜苍老的武则天,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抵触。

相比之下,常常在武则天身边伺候笔墨的上官婉儿倒是窈窕美丽,一颦一笑都散发着青年女子的魅力。

随着在宫里时间越来越长,张昌宗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了,开始趁着武则天不注意,撩拨年轻貌美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虽说已经不是花季少女了,但她毕竟是个女人,面对这样一个模样俊美的男人天天甜言蜜语,很快就招架不住了。

于是,二人便常常趁着武则天休息的时候私下约会,有时候甚至当着武则天的面眉目传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武则天召张昌宗前来伺候,张昌宗看到上官婉儿也在,便对她暗送秋波,上官婉儿娇羞地低下头生怕被武则天发现。

不料,武则天眼尖还是瞧出了端倪,便怒斥了二人的越轨行为。

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为了发泄心中怒火,下令将上官婉儿关押了起来。

起初,武则天准备杀了上官婉儿,可她又是一个惜才之人,况且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上官婉儿为她拟写诏书。

于是她思虑过后,决定对上官婉儿处以“黥刑”,以示惩戒。

所谓的“黥刑”就是在额头上刻个疤,武则天此举便是为了让上官婉儿记住以后不能再做越轨之事。

这场风波结束后,上官婉儿被放了出来,再次出现在武则天面前时,她非常注意自己作为臣子的分寸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改变令武则天非常满意,便安排她继续像从前一样辅佐在侧。

然而,毕竟是在皇帝面前当差,额头上有道疤痕多少有点不体面,于是上官婉儿便在那个伤疤处纹了一朵梅花。

这额间的梅花不仅表达了她并不怨恨武则天的处罚,还让她显得娇俏可爱,就连武则天看后都直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