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成年人其中就有2-3个是高血压患者,它也不再是老年人的通病,诱发原因有很多,比如久坐不动,饮食不健康,熬夜,压力过大等等,这些正是现代人生活的状态,所以高血压的患者越来越多,还有一部分人目前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高血压。

2021—2015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达到了27.9%,数据还在不断的增长中,不管您是不是高血压患者,都要养成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那么一天中,哪个时间段测血压更准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我们血压生理变化,上午6~10时上升,午后2~3时下降,4~6时又上升,以后缓慢下降直至凌晨2~3时的最低谷值。这样血压波动曲线状如长勺,医学界形象的称这种血压为勺型血压。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早晨起来血压高,也叫血压晨峰,血压的晨峰现象显著增加晨起时段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也就是说,晨起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大大增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脑梗死、心肌梗死都发生在早晨。

一天中,哪个时间段测血压,更为准确?医生告诉你,别选错时间

医生建议您早上起床和睡前半小时测量,数据更为准确

人的血压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改变,血压值也会略微波动,一般在上午10点和下午三四点钟,血压的数值会略微发生变化。

人起床两小时之内,血压值会略微升高,在临床上被称之为“清晨高血压”,在这个时间段测量,若是血压很稳定,说明血压一直控制的很好,若是血压升高,那么就要注意预防,并且人在清晨刚起床的时候,情绪比较稳定,测量的血压值也更为准确。

也可以在晚上睡前测量一下血压,晚上人渐渐进入疲惫状态,劳累也会影响人的血压值,如果这个时间血压值还是很稳定,那么其他时间段出现高血压的概率也比较小。

其实也没必要太纠结于测量血压的时间,虽然不同的时间段,血压值不同,但是变化并不是很大,只要掌握好正确的测量血压方式,不管在什么时间段,测出来的血压都是比较准确的。

告诉您:如何正确的测量血压

首先,测量之前先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情:人的情绪也会影响血压值,在测量血压之前,先深呼吸几次,或者在椅子上静坐5分钟,保持周围环境安静,自己不说话,也不要和周围人聊天。

测量之前避免喝浓咖啡,功能性饮料,不要剧烈运动。

其次,将体内的尿液排空,在医院测量的话,医生都会询问是否有尿液,若是想上厕所,先排空膀胱,这样测量数据更准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要保持正确的坐姿,人坐直坐正,测量时,人保持放松,拳头不要握紧,不要隔着衣服测量,保持光膀测试。

若是担心只测一次数据不准确,可以多测量几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重复测量时,间隔2-3分钟。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在临床上还没有完全根治高血压的治疗手段,血压超出140/90mmHg ,已经属于血压偏高了,要注意降压。

饮食结构不合理,喜食生冷油辣之物,晚上经常熬夜等不良方式让体内寒邪入侵,阴阳失调,胆囊收缩机能减弱,胆汁减少 ,食物停留过久,刺激胃酸分泌增多,产生胀气,部分胆汁逆行入胃与胃酸作用对胃黏膜凭障产生破坏,形成胃的局部不适 ,根在胆

脂肪与胆固醇代谢主要依靠胆汁来完成,胆不好则导致胆固醇及脂肪代谢异常,就会容易出现胆固醇和血脂等指标异常,从而会导致血管壁钙化,血液中的脂肪浓度增加,导致血压异常等情况产生,所以说高血压的根源在胆,

闲暇之余到附近田间野地沟旁挖些灌南苦菜,煮点苦菜红糖汤,花冠紫色,茎叶附着白绒,产地灌南,不宜泡水喝,平时食东西清淡些少油,少食生冷油辣之物,晚上尽量早点休息。

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需要日常的调理,少生气多微笑,多运动少久坐,管住嘴迈开腿,少吃肉多吃素,多方面的调理,有的时候可能不需要吃药,也能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