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者的乐园

山西省沁水县历山脚下,隐藏在深山之中,有一个古老而静谧的小山村——西文兴村。它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群山之间,静静地诉说着几百年的历史。九座山峰如众星拱月般环绕着这个小山村,犹如一幅美妙的画卷。

在这个古老的山村里,一座老院子的门额上悬挂着一块乾隆皇帝亲自赐予的匾额,上面题写着“香泛柳下”四个庄重大气的字。这座庄园是典型的明代城堡式建筑,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气息。它承载着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的文化传统,柳宗元后人的隐居生活已经在这里延续了六百年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村前,有一条小溪悠然流淌,清亮的河水终年不断穿。过一座小巧的石桥,一块宽阔的山脚台地映入眼帘。在这块台地上,一座高耸入云的阁楼拔地而起,周围城墙环绕,红砖绿瓦的魁星楼和青砖砌就的城墙相互辉映,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宛如人间仙境,超凡脱俗。

这就是柳氏民居,一个隐藏在深山中的世外桃源。据史书记载,柳宗元是河东人氏,祖籍运城永济。他的后人为什么会来到这里?这段历史仿佛一团迷雾,让人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魁星阁,一座充满神秘色彩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是村民们祭祀古代神话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祇的地方。柳宗元的后人,在村庄的最显眼位置建造了这座魁星阁,似乎想要将先祖的文化传统和崇敬之情传递给子孙后代。

柳宗元,这位唐代伟大的文学家,尽管仕途上历经坎坷,却以卓越的文章被后人所尊崇,成为了一代文豪他。的才情和智慧在历史长河中流淌,成为了后代们学习的楷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柳氏的后人,他们虽然隐居在这个小村庄,但仍然秉承着家族的传统,崇尚诗书,注重文化传承。因此,他们将魁星阁建在村子的入口处,作为村庄的标志性建筑,供奉着魁星老爷,表达了村民们对文化的敬仰和对魁星的崇敬。

魁星阁的建筑始于清嘉庆末年(1811年),这座古建筑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虽然历史的沧桑留下了痕迹,但它的存在却不断地向人们展示着这个村庄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现在的魁星阁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复还原的,更具有历史感和文化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城台券门的两侧,有两块精美的石刻,南面的石刻上刻着“光照艺林”,意味着魁星的光芒照耀着这个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为村民们带来文化的繁荣和兴旺。北面的石刻上则是“三台左抱”,指的是村子东面的三座山峰,宛如笔梨山,象征着这个村庄的文化氛围和山水之美。

站在魁星阁的阁楼上,俯瞰四周的山水田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这是一处可以让人放松心情、沉浸于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的好地方。这里不仅是村庄的最高点,也是这个村庄文化和精神的制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氏民居,这一古老的村落如今依然热闹而活跃,拥有五十余户人家,共计两百多人,犹如一幅世外桃源的画卷。村庄占地逾三万五千平方米,规模虽不算大,却具有独特的山村气息。村庄的西北两侧,天然的山岭宛如一道屏障,为这片土地提供了庇护与宁静。入口处则设在东南方位,巧妙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这片土地上,不仅有祭祖、祭圣和祭神的桐堂、寺庙等公共建筑,而且还有着紧挨着魁星楼的关帝庙。关帝庙的大门并未正对正殿,而是巧妙地开在了一旁,这种布局在河东的关帝庙中屡见不鲜。据传,柳宗元称关羽为老乡,为了表达对这位老乡的敬意,按照家乡模式修建关帝庙似乎变得理所当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座关帝庙虽非宏伟壮丽,但充满了独特的气势。精心塑造的关帝塑像,英武庄严,让人敬仰。他的义子关平和武将周仓伴随在他左右,他们的形象也充满了敬仰和尊敬。庙顶的雄浑而舒张的瓦片,以及相对而视的鸱吻,都使得正殿显得气宇不凡。在这里,每一砖每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在村口稍靠里,紧邻关帝庙西北,一座庄重而古朴的建筑在绿树掩映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柳氏宗祠。作为柳氏家族祭祀先祖的场所,它承载着族人对先祖的敬仰与回忆。在这里,高大的柳宗元石雕像矗立在祠堂中央,他的神情威严而庄重,仿佛在诉说着柳氏家族的辉煌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院墙上的《家训》和《格言》等石碑,犹如岁月洗礼过的历史见证,默默地讲述着柳氏家族的传统与教诲。这些石碑镶嵌在墙壁上,字迹清晰可见,给整个柳氏宗祠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而在村口,文昌阁和真武阁更是凸显了村子的文化底蕴。这些古老的建筑,虽经风雨侵蚀,但依然屹立不倒。曾经的文庙和圣庙虽然已经基本毁损,但不难看出它们曾经也是村子里的重要建筑。

这样一个宁静的小山村里,竟然有如此多样而齐全的宗庙,而且它们都被有条不紊地组合在一起,这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这种宗庙的布局不仅展示了柳氏家族对祖先的敬仰和尊重,同时也反映了村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这种景象在其他地方是难以一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藏在这些建筑物之后的就是柳氏宅院。这座宅院以一座巍峨的建筑作为后盾,那就是著名的魁星阁魁。星阁以其宏伟的门洞而著称,这个门洞实际上也是全村的主要入口,犹如一道时空之门,通往这个古老村落的过去和未来。

当你穿过魁星阁,走入其后的世界,你会立刻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氛围。那里,明媚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古朴的街道上,一道道的影子在石板路上跳动,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而。当你抬头望向那两座矗立在古街两旁的牌楼,仿佛可以透过那古老的木头看到明朝时期柳氏族人柳渌和柳遇春的光辉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座牌坊作为历史的见证,高耸在村子的中心,它们互相呼应,犹如两座古老的石像,默默的守护着村子的过去和现在。其中一座牌坊上写着“丹桂传芳”,另一座则写着“青云接武”,这些字迹虽然经历了数百年风雨侵蚀,但依旧能感受到那份庄重与威严。这两座牌坊均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分别建于1544年和1550年,至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了。

在两座牌坊之间,是一座八字形的永庆门,它位于街道之北,穿过这座门,你就进入了村子的中心,那里是村民们的生活聚集地,你可以看到孩子们在街头巷尾嬉戏打闹,大人们则在树荫下悠闲地聊天,那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村里有六座保存完好的院落,分南北排列,中间是一条东西向的府内环行街。路南紧挨着的两个宅院是中宪第和堂构攸昭。路北从东往西依次是行邀天宠、司马第、河东世泽和磐石常安。“香泛柳下”也是一座保存完好的院落,在村的西南角。

“磐石常安”和“香泛柳下”两座住宅在形制、大小和风格上很相似,都是外观为长方形的规则四合院。由正房、两厢和倒座四座房屋相围合成院。正房、厢房倒座均带有左右耳房,形成当地“四大八小”式院落,也是山西很流行的一种四合院住房形式。房屋面阔7-8米,深4一5米,屋内很少装饰,为明代建筑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宪第位于西文兴村的中心部分,与司马第隔街相望,与堂构攸昭相申联,比磐石常安要大一此。正房住宅东西长46米.南北宽23米,院子也更有气派。在东西向的中轴线上自西往东排列着正房、厅房与倒厅中宪第的大门装饰是现存宅院中最突出的。三间开两层高的门脸,中央屋顶高高耸立,檐下有层层木刻,雕花的柱础与门前石狮,更显出它的华丽气派。

房屋也都进行了装饰,厅堂、倒座和厢房都有前檐廊。檐柱下有雕花石础,檐柱上有布满木雕的额枋与雀替,四周门窗上也布满了各式几何型花格纹。在中宪第第一院正房的脊檩下写着此房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八月,为柳茂中儿子柳琳所建。柳茂中在嘉庆二十三年(1818),被仁宗皇帝御赐“中宪大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第是与中宪第同时期的建筑,也是一座由前后两座四合院串联而成的大型住宅,形状与中宪第很相像但面积更大一些。住宅的大门设在西南面,倒座两侧耳房的位置上。门上为四层字牌,最下层书刻“司马第”三字。

在门前外墙置有上马台,设四步台阶上台基,门洞左右有抱鼓形的夹杆石。抱鼓石是功么的标志,在讲究封建等级的年代无功名者门前是不能立“鼓”的。门两边的门枕石上各有一只石狮迎着大门是一座精美的影壁,由砖雕、石雕、木雕组成,形式古雅,内容丰富。整座大门华丽大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院侧门上方书“河东世泽”四个大字,大门两侧也饰以抱鼓石和石狮门礅。司马第与别的住宅不同的是,在室内进行了装修。在中轴线上的三幢房屋的楼上,把脊檩两旁的叉手和瓜柱旁的合踏以及梁头都做了装饰处理,在正房与倒座的底层屋顶木梁上加上了装饰性的替木,这些装饰虽不多,却使司马第显得讲究。

除了华丽的装饰,柳氏民居与晋城其他古堡建筑一样,也有很强的防御性功能。院子四周房屋的外墙很少开窗,室顶都是外檐高而内檐低,对内四水归一,财不外流;对外形成高墙耸立,森严壁垒,巍然不可侵犯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还在院落的上空,沿着四周房屋的屋檐架设了一圈铁丝网,上面还系有响铃,如有盗贼侵犯,人落网上立刻发出铃响以及时发现司马第的侧门,是防御性特点体现最鲜明的一道门。在这座侧门的门板背面,上下安装了木栓、铁栓、门杠等共12道门栓,成了西文兴防范最严的一道门。

传说当年院内各房都有地道相通。大门口通向院子的过道上,挖有地下陷阱,上铺设术板,白天可通行,人夜则抽去暗销,人踏上则掉入其中,可谓上有天罗,下有地网,称为“天罗地网”。

当然,最坚固的一道屏障还是城墙,厚实的城墙将这个小山村团团围住,固若金汤。西文兴从村落选址到村口经营,以及内府的规划设置,不仅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村血缘村落的典型形态,还具有环境和整体结构上的美,是乡土住宅建设中颇具特色的一块珍宝。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旅行并不是急行军,有时要学会放慢脚步,细细体会这里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味道。这种味道是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漫步在街头巷尾,去学习、去体悟。

旅行不仅仅是看景、释放压力,更多的是要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也许你还在为繁忙的工作而抱怨,也许还在为生活琐事、感情纠结而烦闷,此时,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吗?

生活中的每个人,不论是谁,如果想要获得就要付出努力,就像勤劳的石匠与其妻巧手绣娘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个人不想付出,那就不可能有收获。因此,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烦躁;多一些感恩,多一些理解,生活的路自然越走越宽阔,而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